以下为《第四章《原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 原某某
教学目标:1.了解原某某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
2.掌握电极反应和原某某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3.能够正确判断原某某的正负极。
教学难点: 理解原某某的工作原理
复习回顾
1、原某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装置。
原某某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反应。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氧化还原反应
2、如右图所示,组成的原某某:
(1)当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时:
Zn电极是____(填“正”或“负”)极,
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
是______(填“氧化”或“还原”,下同)反应;
Cu电极是______极,其电极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反应。
(2)当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时: Zn电极
是____极,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
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Cu电极是____极,
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反应.
负
Zn -2e - = Zn 2+
氧化
正
2H+ +2e- =H2↑
还原
负
Zn -2e - = Zn 2+
氧化
正
Cu2+ + 2e - = Cu
还原
3、原某某的工作原理
4、原某某的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电子流出的极
电子流入的极
——负极
——正极
较活泼的电极材料
较不活泼的电极材料
——负极
——正极
宏观判断:
①根据电极材料
②根据原某某电极
发生的反应
——负极
——正极
发生氧化反应的极
发生还原反应的极
③根据电极增重还是减轻
④根据电极有气泡冒出:
质量增加的电极
工作后
质量减少的电极
——正极
——负极
工作后,有气泡冒出的电极为正极
练习
判断下列装置是否能形成原某某?
A
B
C
D
E
F
CDE
(1)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 种是非金属单质)作电极。
(2)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4)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5、组成原某某的条件
一、对锌铜原电 池工作原理的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
左图是原某某,如果用它做电源,不但效率低,而且时间稍长电流就很快减弱,因此不适合实际应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没有
什么改进措施?
造成的主要原因:由于锌片与硫酸铜溶液直
接接触,在反应一段时间后,难以避免溶液
中有铜离子在锌片表面直接还原,一旦有少
量的铜在锌片表面析出,即在负极(锌)表
面也构成了原某某,进一步加速铜在负极锌
表面析出,致使向外输出的电流强度减弱。
当锌片表面完全被铜覆盖后,不再构成原
电池了,也就没有电流再产生。
改进措施?
将锌片与硫酸铜溶液隔离
硫酸锌溶液
硫酸铜溶液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现象,设计如下图(书P71图4-1)所示的原某某装置
盐桥中通常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
此装置优点:能稳定长时间放电
阅读教材72页
得出结论
盐桥的作用:1.构成闭合电路
2.平衡电荷,使溶液呈电中性
13
课堂练习:
用铜片、银某某、Cu (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某某。以下有关该原某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e-=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某某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某某反应相同
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判断电极反应。
2、根据电极反应确定合适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二、原某某的设计
利用Fe + Cu2+=Fe2+ +Cu,设计一个原某某.
Cu
Fe
CuSO4
FeSO4
化合价升高 失2e-
化合价降低 得2e-
Cu+ 2 AgNO3 = Cu(NO3)2 + 2Ag
化合价升高失2e-
化合价降低得2e-
电极:负极是Cu,正极可以是Ag或C等。
电极反应式:
负极:Cu 2e- = Cu2+ 正极:2Ag+ + 2e- = 2 Ag
电解液: Cu(NO3)2 、AgNO3
当堂检测:利用下面反应设计原某某,写出电极方程式;并画出原某某简易图。
总结
1、复习回忆了原某某的形成。
2、进一步了解原某某的反应原理,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
3、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了原某某。[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第四章《原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