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原电池 教学设计 杨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原电池》教学设计
*_**学 杨斌
课 题
第四章 第一节 原电池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1、以铜、锌、稀硫酸原电池为例,回顾原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3、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4、 知道盐桥的作用。
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分析对比单、双液原电池的优缺点,进一步加深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认识。
2、通过归纳总结得出原电池设计的基本方法。
态度
情感
价值观
1、通过装置改进体验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投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
教学难点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对双液原电池反应发生的理解。
教学手段
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从1800年伏打电池发明开始,电池与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板书】第一节 原电池
【展示学习目标】:
【视频】铜锌原电池工作现象。
分别把锌片和铜片插入到稀H2SO4中,观察现象。
观察图片并聆听
学生了解学习目标要求
回顾、感知原电池工作过程中的现象和变化。
回答
通过电池的发展变化引发学生对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了解本节学习目标
回顾所学内容
再将锌片和铜片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流表连接起来,观察铜片上有无气泡产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 随着实验时间的延续,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知识回顾】提出问题,原电池知识知多少?
【追问】电子流动的方向、电流方向、离子移动方向等。
【要点归纳】原电池构成和反应发生的条件。
【针对训练1】下列装置能够形成原电池的是
【规律总结】结合原电池反应原理和反应现象,尝试归纳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方法
【针对训练2】练习册P93 例题3
【典例解析】
【资料】课前视频
【实验模拟】
书70页实验4-1:观察有什么现象?取出盐桥,又有什么现象?
【问题探究】:改进后的装置为什么能够持续、稳定的产生电流?盐桥在此的作用是什么?
【投影】盐桥的作用:
(1)使整个装置构成通路,代替两溶液直接接触。
(2)平衡电荷。
【提出问题】说出上述原电池装置工作原理,指出电池的正负极,并分别写出其中负极和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以及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
指导学生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
【投影学生书写情况】
【补充】:
电池符号:
Zn?ZnSO4‖CuSO4?Cu
负极 盐桥 正极
【提问】原电池反应与普通化学反应相比,有何特点?
【归纳并分析】:
二、由两个半电池组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不同区域进行,再以适当方式连接,可以获得电流。
【学以致用】
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
Cu +2 FeCl3==2eCl2+CuCl设计成原电池。试画出原电池的装置简图,写出电极反应式。 【方法总结】设计双液原电池方法总结:
1. 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容器中进行(中间连接盐桥).
2.则左、右两个容器中的电解质溶液应选择与电极材料相同的阳离子的盐溶液,阴离子可不相同。
3.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
课后作业:习题1,2,3,5,6,9
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
复习原电池电极名称、反应类型、电极反应式等内容。
思考归纳构成原电池的四个要素。
运用所学,思考、判断
分析、交流
分析、思考
体验解题过程,体会运用方法。
现象:锌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结论:Zn、Cu与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效率低,损耗大。
【实验现象】:
有盐桥指针发生偏转,即有电流通过电路。
取出盐桥,指针即回到零点,说明没有电流通过。
思考分析并组内讨论
盐桥的作用:
使整个装置构成通路,代替两溶液直接接触。
负极(锌片):
Zn-2e -= Zn 2+ 氧化反应
正极(铜片):
Cu2++2e-=Cu(还原反应)
电池反应(总化学方程式):
Zn + Cu2 Zn + Cu2+ = Zn 2+ + Cu
学生思考并聆听
学生思考并作答
学生思考、交流,设计原电池。
分析体会,归纳总结
引起学生的记忆,为新课的传授埋下伏笔
引导学生复习回顾旧知。
系列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
归纳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明确要讨论的问题
加深学生印象,使学生对易错点更清楚
揭示本质,培养分析问题能力。
巩固知识
知识灵活运用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
【教学反思】
教材处理的比较好,使教学内容和结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不断地设置启发,由于学生原有知识遗忘严重及缺少实验探究,课堂师生交流不够流畅。课堂针对训练题比较理想,体现规律应用的同时又能够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引起学生对问题本质的思。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原电池 教学设计 杨斌》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