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基因突变和重组管

本文由用户“wmh22222”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0 03:48:11 举报文档

以下为《5.1基因突变和重组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生物变异的类型1、病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思考两个问题:(1)正常人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人的红细胞为什么不一样?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镰刀型贫血症:一种异常血红蛋白病,一旦缺氧,患者红细胞变成镰刀型,血液的粘性增加,引起红细胞的堆积,导致各器官血流的阻塞,而出现脾脏肿大,四肢的骨骼、关节疼痛,血尿和肾功能衰竭等症状,病重时,红细胞受机械损伤而破裂产生溶血现象,引起严重贫血而造成死亡。正常血红蛋白异常血红蛋白异常蛋白质镰刀型细胞DNA的碱基对发生了改变1)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上,

一个谷氨酸被一个缬氨酸替换。2)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分子的DNA的

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变成了 。(单个碱基替换T A )2. 基因突变的实质3、基因突变的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基因)新基因 表现型改变 新的性状 4、基因突变的时间:DNA复制时有丝分裂间期(体细胞突变)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生殖细胞突变)5、基因突变的原因:外因:一定的环境条件(生物因素、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

内因:DNA复制过程中,基因内部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或排列顺序发生局部的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1)具普遍性人的白化病、色盲、糖尿病;果蝇的白眼、残翅;安康羊的短腿;家鸽羽毛的灰红色;玉米的白化苗;水稻的矮秆、糯性;棉花的短果枝等)

6、基因突变的特点:(2)随机发生的

----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①迟→表现突变的部分少,如叶芽突变→枝条各部分;花芽突变→仅花部分)②体细胞突变(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

生殖细胞突变(可通过受精作用遗传给后代)

(3)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频率低(4)多数是有害的(利少害多)(5)不定向的:往往产生与之对应的

等位基因

某自花传粉植物连续几代开红花,一次开出一朵白花,白花的后代全开白花,其原因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分离

D.环境影响A巩固在正常的绵羊群中,偶然发现一只短腿的绵羊。通过对短腿绵羊后代进行定向的多项选育,人们获得了短腿绵羊的新品种。这一短腿性状出现的原因

A、基因突变 B、基因分离

C、基因互换 D、基因重组A基因A与a1、a2、a3之间 的关系如图,该图不能表明的是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突变而转化

D、这些基因的转化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1a3a2思考:显性突变和隐性 突变的区别?D7、基因突变的意义: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始材料。8、基因突变的种类:

自发突变

人工诱变9、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2)优点: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改良生物性状。(3)缺点:处理的材料量大(育种规模大)(1)概念:指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例: 1、用辐射方法培育“黑农五号”大豆品种 2、用X射线、紫外线照射等方法培育高产青霉菌株3、太空椒二、基因重组概念:在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1、基因重组的二种类型: (1) 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对等片段的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2、基因重组的意义: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供了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如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主要原因——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基因突变: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最后出现了新的性状.基因重组: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的新的基因型,使之性状重新组合. 一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性状上差异较多,这种变异主要来自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环境影响

D.基因分离

巩固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5.1基因突变和重组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