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信息技术大世界
姓名:
薄丽娜
工作单位:
***
学科年级:
信息技术
教材版本:
重庆大学出版社第八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课题来源于重庆大学出版社第八版第1课,本节课是学生开始信息技术学习的第一节课,其意义非同一般,具体学习内容为信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旨在让学生了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探索,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了解什么是信息以及什么是信息技术;
2.认识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
3.通过自主探究以及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感受信息技术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难点:了解并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三年级的学生处于运算阶段的中期,注意力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自控力比较差,对于这门课没有任何基础,因此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借用大量的图片资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是什么,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其次大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适当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逐渐养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索信息技术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一)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丁丁”、“点点”的形象,简单叙述人物特点,激发学生兴趣;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
师:同学们丁丁给我们带来了一张这样的图片,同学们来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呢?
(学生举手回答,比如答到图中显示了重庆未来15天的天气情况,或者是某一天有阵雨需要带雨伞)
师:刚刚的同学回答的很好,他们回答的内容正是这张图片所展示的信息。
(二)新授
1.初步了解
师:正如我们看到的那张图片,我们可以那就是信息,同学们还可以列举出其他信息吗?同桌之间讨论,举手回答问题。
生:听到的声音、写出的文字、画出的图像、看到的动画、闻到的气味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信息)
师:那么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刚刚同学们所说的声音、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信息是如何传递的呢?
(学生自主思考并举手回答,比如声音可以通过电话传递,图像、视频可以通过电视传递等)
师:现在我们了解了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传递方式,将两者结合即可成为信息技术。具体来说,信息技术就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的总称,简单来说就是信息的发送、传递和接收的技术的总称。
2.思考并探索
师:相信同学们现在已经了解了信息和信息技术,现在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来思考信息技术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便利?比如说可以使用手机彼此联系,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联系现实的生活,学生举手回答)
师:刚刚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棒,同学们说到可以通过电脑浏览世界各地的新闻,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信息技术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打开课本的第1页,结合教材上的图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小组讨论与交流信息技术还在哪些方面为我们带来方便。讨论结束请静息。
(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举手汇报讨论的成果)
3.深入学习
师:我们了解到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竟然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发展水平也是如此迅速,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信息技术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6页,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来自主学习课本上的内容,然后进行小组交流,之后我们请同学讲解从古至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学生自主学习,之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选取1到2名学生进行表述)
师:听完刚才两位同学的表达,老师觉得大家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有了基本的了解,那么现在我们在一起来回顾一下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
(教师展示图片,并介绍相关内容,重点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激励孩子们从小立志学好信息技术)
(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围绕信息技术进行了相关的学习,现在我们请同学们来谈一下,你今天收获了什么?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
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采用PPT展示重庆未来15天的天气情况的图片,请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看到这个是重庆的天气预报,或者是某一天的天气情况。
让学生理解什么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信息是如何传递的呢?
学生自主思考并回答。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根据自身经历,小组讨论与交流。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的应用。
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切实地感受信息技术就在身边。
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并进行汇报。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汇报。
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索信息技术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第1课 信息技术大世界
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