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我的教育教学优势与问题分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我的教育教学优势与问题分析
我的教育教学优势与问题分析
姓名
张某某
任教年级、学科
三年级 数学
教龄
2
区县
原某某
学校
***
教育教学中 的优势和问题分析
优势:作为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对信息技术了解颇多,在现代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尤为重要。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数学实验室”,利用“几何画板”、电子白板、“Z+Z智能教育平台”和其他工具软件,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
例如:在三年级学习《时、分、秒的认识》时,大多同学只能分清楚时针与分针,全班仅有几个同学能理解1时 = 60分,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虽然我也通过钟表模型的转动让学生感知并体会1时与60分之间的关系,但好多学生仍然有些疑惑,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通过制作FLASH动画和PPT当场给学生演示,学生不光能看出分针怎样转动,时针怎样变化,而且理解了1时 = 60分。这样一来,不光在教学中省时省力,使学生一进入感到新奇,更恰当地化解了本节的疑点和难点,使学习内容小解过程与方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问题:应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是辅助教学,不要放在重要位置。融合应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工具。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数学学习,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我们做一个课件,是为了方便教学,但一节课热闹下来,学生什么收获都没有。我们不应该一节课一个课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课堂教学。不要每节课都用电脑来教和学,其实融合后的教学活动不应理解为全堂上机或多媒体演示,不应忽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不应忽视阅读、计算和证明。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一个教具能演示清楚的不一定非通过计算机,要讲究实效。
研修主题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反思。
研修目标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
注意的问题:①重技术先进,轻内容实效,② 重现代手段,轻传统教法, ③重机械演示,轻主导交流。
研修成果
作为青年教师,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在不断的反思与学习中,不再一味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我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必将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谱写新华某某。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我的教育教学优势与问题分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