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2018继续教育齐丽华《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说课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说课稿
各位老师: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选自人民版历史必修II专题五第一节《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下面是我对本堂课设计思路:
一、 学情分析
1、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高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对历史问题分析还缺乏深度,历史学科素养不够。上课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2、教材分析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是人民版必修II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节的内容,新航路的开辟预示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正是由于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区域连接起来了, 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变化,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这节课奠定了整个专题基础,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作用。
3、课程分析
本课是专题五第一课,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进而进一步认识新航路开辟对资本主义市场形成的基础作用。
二、三维目标剖析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2)了解各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和到达地区。
(3)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用史料、动态演示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和过程。
(2 )通过引用史料、讨论(或辩论)、问题探究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能正确评价该事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和学习探险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2)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同时该过程及其结果又充满血腥味和罪恶感。
重点、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依据: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成一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对近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这部分内容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考试的热点。
难点;新航路开辟使人类从分散的历史开始向相互联系的历史过渡,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的标志。依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加上学生的思维惯性,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理解有困难。
三 、教学法说明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
教学法说明
新课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学教材内容,对于重点、难点,我采用:
(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航海情景,突出航海家们的勇敢,适时引导学生思考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2)问题探究法:通过预设探究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有层层深入的学习。
(3)课堂辩论法:通过小组辩论,引导学生在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人类社会的双重影响中,培养学生辨证看待问题的历史观。
与教法相适应,我通过组织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辩论、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培养学习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
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所有应用环境及软件的说明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多媒体教室、课前预习某某、课内探究学案、课后作业学案;
对学生分组。
四、 教学过程与师生互动
1、 设置情境,引入问题
播放一段《海浪》的轻音乐,把学生带向海洋。然后再用幻灯片展示托勒密对海洋的恐怖描述。随后一一展示航海家们的航海之旅。伴随着一首关于大海的诗歌,给出本课的题目:勇敢者的旅程——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新航路的开辟)。
教师讲解:请大家屏住呼吸,用心聆听。看看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对海洋的恐怖描述XXXXXXXXXX知识的贫乏、心理的恐惧、环境的恶劣交相混织在一起,使许多人对大海望而却步。但是有很多勇敢者,扬帆起航XXXXXXXXXX
“汹涌的大海才能使我动心,
奔腾的浪花才能让我释怀。
我想,我是属于海的。
我才是大海年轻力壮的儿子。
重峦叠嶂的高峰已不能阻隔我的思念,
荒蛮无边的草原已不能淡薄我的情感。
我所有的骄傲都来自于一场惊心动魄的潮汐。
一次关于海的赞歌。”
就让我们开始勇敢者的旅程吧!
设计意图:创设氛围,用对比的方式突出航海家们的勇敢,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探究欲望。题目以“勇敢者的旅程”为题,使勇敢的情感基调贯穿整堂课,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的目的,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2、提出问题,理性分析
教师播放《大国崛起》片段,然后提出自主探究一:是什么力量推动小小的伊比利亚半岛征服海洋,进而主宰世界长达一个多世纪呢?学生思考后,教师展示几则材料,让学生阅读、思考,并找出关键话语,让学生尝试进行分析,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原因: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为了不打破新航路开辟讲解的完整过程,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是自主阅读的内容,所以没有详细讲解。社会根源——欧洲人出现“寻金热”;商业危机——传统商路的阻断。在这里教师顺理成章地切入到新旧航路的讲解当中,让学生明白新旧航路的区别,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
接着,进一步提出自主探究二: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具备怎样的条件你才能远航?
条件:造船技术先进、航海水平发展、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条件优越、物质基础具备(王室的支持与装备优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增强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及观察能力。
3、 巧设情景,重现历史
教师带领学生体验感悟历史,“下面我们一起来追寻航海家们探寻通往东方新航路的足迹”,出示幻灯片,让每位航海家开口说话,老师结合地图描述四条航线,并着重讲解哥伦布和麦哲伦航海经历,以此来突出航海家大无畏和勇敢坚定的精神,与情感基调切合。
设计意图:单纯讲授新航路开辟过程比较枯燥,如此可增添趣味性和直观性。同时,通过讲解航海家的航海经历能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他们不畏困难、开拓创新的品质。
4、 破解疑难,合作探究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自主探究三:“新航路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你认为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还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还是殖民掠夺之路?”简要说明理由。引出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讲解。
引起欧洲“商业革命”
教师给出两则材料,让学生阅读、思考,并找出关键语句。然后教师归纳总结。
材料一: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出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商品种类----增多
材料二:所谓的商业革命,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亚非美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XXXXXXXXXX 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随之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逐渐被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英国所取代。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贸易范围----扩大
贸易中心----转移
引起欧洲“价格革命”
教师通过图表对比讲解价格革命的影响。
货币贬值,商品价格上升,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发展。
从材料中得出,价格革命。
教师然后给出世界几大分散文明图,提出问题:“从上述图片中,你可以看出古代世界文明的分布及其特点是什么?具体情况如何?”教师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本课第一目的讲解中。突出新航路开辟之前各大文明几乎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交流较少。接着用幻灯片展示两则材料,来讲述新航路开辟后的文明间联系日益紧密。从而得出新航路开辟的另外一个影响:世界各大洲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点出各大文明间开始了紧密的联系,照应了标题——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教师接着给出欧洲各个时期欧洲人对地球的认识,并结合材料“1519年麦哲伦率领二百六十多名船员,分别乘五艘帆船,沿着以下线路航行:美洲东海岸→南美洲南端的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沿好望角北上→西班牙”进行讲解,来对比突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
教师然后通过展示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科学家,得出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影响:直接冲击了教会神学理论,激发了人们科学探索的热忱,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接着,教师引入到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影响的讲解中,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新航路的开辟,教师给出材料:“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新航路的开辟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亚、非、拉地区人民血与泪的历史,谈谈你的看法。”让学生讨论,最后教师总结。
教师再一一总结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让学生直观明了的观看,以便于掌握。
接着,教师给出辩论题:“新航路的开辟给人类带来的是曙光还是灾难?”
让学生课堂分组辩论,给出自己的依据。然后教师再总结。
最后给出若干研究性学习的题目,作为学生课后思考题。
设计意图:层层深入地分析材料,多角度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增强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分析观察能力。
5、 课堂小结、课后拓展
设计意图:通过幻灯片显示本课知识结构,以这种方法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整体印象,便于记忆和理解;通过牛刀小试、感悟历史、以史为鉴的模块来复习本节课所讲的内容,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
6、结束语
教师把结束语配上《水手》的音乐,引导学生勇敢的开拓未知的知识世界。既回应了主题,又升华了主题。
五、教学评价方案
通过分组,并对每组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情况分项进行打分,最后,评选出表现最优组进行奖励。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充分再现历史,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紧扣课标,广泛取材,重视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论从史出能力。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堂上提供大量的史料,导致学生不能有充分时间分析,预设目标与实际效果会有一定差距。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2018继续教育齐丽华《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说课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