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由用户“z1ggg”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3 19:44:47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姓名:

李某某

工作单位:

**_*

***学



学科年级:

化学 高一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必修一 化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实验课。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技能,是中学化学中有关计算和实验基本操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使学生掌握配制原理和学会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能力目标: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重点: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难点: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及误差分析。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讲授无疑是传授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但在讲授的同时,应该结合学生的情况,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所在,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解惑,帮助学生将知识归纳、整理,指导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尤其重要。我校的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普遍比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他们在课堂上的思维很活跃,对实验的兴趣很浓厚, 而有关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问题,也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对于配制过程中需要哪些仪器,容量瓶的规格、使用方法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结合演示讲解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应注意哪些事项,在哪些步骤中可能会引起误差,会产生什么样的误差。学生觉得这些知识好象就在眼前,但就是抓不住,在练习中经常出错。



四、教学过程



主线索:“步骤 → 仪器 → 误差”

1、步骤:① 计算;② 称量;③ 溶解;④移液;⑤ 洗涤;⑥ 定容;⑦ 摇匀

2、仪器:固体:药匙、烧杯、托盘天平 液体:量筒

烧杯、玻璃棒、一定规格的容量瓶、胶头滴管

3、误差分析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公式

回顾,回答

学生及时复习



组织小组讨论配制溶液的步骤和使用到的仪器

小组讨论

回顾已学的知识,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设定情景:可能引起误差的因素

讨论误差分析

根据公式进行分析



六、教学评价设计(



小组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组内互评















组间评价















教师评价



















七、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操作步骤:① 计算;② 称量;③ 溶解;④移液;⑤ 洗涤;⑥ 定容;⑦ 摇匀。

仪器: 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实验误差分析。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