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1.1细胞生活的环境》

本文由用户“dicky555”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18:58:26 举报文档

以下为《必修3《1.1细胞生活的环境》》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

白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血液=血浆+血细胞

白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一、体液

1、定义:人体内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2、分类:

细胞内液(2/3)

细胞外液

(1/3)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外液

血浆的蛋白质较多,淋巴和组织液中蛋白质较少。

细胞外液

细胞

外界

环境

内环境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人体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二、细胞外液

1、成分:

水(90%)、无机盐(约1%)、蛋白质(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维生素等。

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注:呼吸道、消化道、泪腺、汗腺、尿道等由孔道与外界相通的,其分泌或排出的液体(如消化液、泪液、汗液、尿液)都属于外界环境,不属于内环境。

2、理化性质

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温度三个方面

(1)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之,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越低,溶液渗透压越低。

主要与无机盐(Na+、Cl?)、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2)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 ~ 7.45

调节机制:存在缓冲物质( HCO3-、HPO42-)

如:H2CO3/ NaHCO3

NaH2PO4 / Na 2 HPO 4

血浆

H2CO3 /

NaHCO3

乳酸

CO2 + H2O

肾脏排出体外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由肾脏排出

呼吸

NaH2PO4 / Na 2 HPO 4

3、温度

一般维持在37℃[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必修3《1.1细胞生活的环境》》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