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常数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zhangweiw”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9 05:25:20 举报文档

以下为《平衡常数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化 学 平 衡 常 数

*_**学 唐杨某某

学习目标:1、通过对可逆反应平衡移动的分析,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

2、通过讨论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要领,初步学会书写常见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培养处理信息、分析推理的能力

3、根据平衡常数的涵义,学会利用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重点:平衡常数的涵义

学习难点:利用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课前预习

资料卡片:

 

广西柳化30万吨合成氨技改工程夜景 191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化学家 哈伯

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历程

①1900年,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认为,N2、H2可以在高压下直接化合成氨。但在用实验验证时发生了爆炸,于是他觉得有危险,放弃了研究。

②稍后,德国化学家能斯特,通过计算认为合成氨不能实现。使合成氨又惨遭厄运。

③德国化学家哈伯知难而进,1908年7月在实验室用N2 、H2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出氨,产率为2%。1918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④德国化学家波施发现了合成氨廉价的催化剂,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生产成本明显降低,因此获得1931年诺贝尔奖。

以后,合成氨技术又有了很多改进,使合成氨产量不断提高。

我国有合成氨生产企业600多家,其中2004年产量达30万吨以上的有30家,超过50万吨的已有4家。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假如你就是一个合成氨工厂的技术顾问,你最关心的是什么?需要控制哪些反应条件?

N2+3H2  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新课学习:

活动一:探究平衡移动的条件

1、讨论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1)以下操作均增大了容器的压强,平衡是否发生了移动?简述理由。



(2)对下列已达平衡的气体体系加压,判断平衡是否发生移动,并说明理由。

2SO2 (g) + O2(g)  2SO3(g) H2(g) + I2(g) 2HI(g)

CO(g) + H2O(g)  CO2(g) + H2(g) 2NO2(g)  N2O4(g)

2.25℃时,发生下列反应: N2O4(g)  2NO2(g),平衡后得到以下实验数据

起始时各物质的浓度(10-3 mol/L)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10-3 mol/L)

平衡浓度关系



c(NO2)

c(N2O4)

c(NO2)

c(N2O4)





20

0

6.32

6.84





30

0

8

11





0

20

9.46

15.2





0

100

22.8

88.6







457.6℃时,发生下列反应: H2(g)+ I2(g)  2HI(g),平衡后得到以下实验数据

起始时各物质的浓度(10-3 mol/L)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10-3 mol/L)

平衡浓度关系



c(H2)

c(I2)

c(HI)

c(H2)

c(I2)

c(HI)





11.97

6.944

0

5.617

0.5936

12.70

48.38



12.28

9.964

0

3.841

1.524

16.87

48.61



0

0

15.20

1.696

1.696

11.81

48.48



0

0

12.87

1.433

1.433

10

48.71





3.分析以上两表格中实验数据,用归纳的方法描述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后,各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

mA (g) + nB(g)  pC (g) + qD(g)

活动二:探究平衡常数的涵义

观察以下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讨论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要领。

2Fe3+ + Fe 3Fe2+ 

Cl2 + H2O(l) H+ + Cl- + HClO 

CO+H2O(g) CO2 + H2 

练习:

C(s) + H2O(g) CO(g) + H2(g)

2、仔细分析以下表格中数据,归纳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

起始时各物质的浓度

(10-3 mol/L)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10-3 mol/L)

平衡常数





c(H2)

c(I2)

c(HI)

c(H2)

c(I2)

c(HI)





457.6℃

11.97

6.944

0

5.617

0.5936

12.70

48.38





0

0

15.20

1.696

1.696

11.81

48.48



525.3℃

11.35

9.04

0

4.56

1.95

8.59







0

0

16.55

3.39

3.39

9.77







0

0

12.58

2.58

2.58

7.42





N2O4(g) 2NO2(g);△H>0的平衡常数

温度

25℃

60℃



平衡常数

5.84×10-3

1.66





结论:

活动三:探究平衡移动的本质原因

已知:可逆反应进行到某时刻时,生成物的浓度的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比值称为浓度商(Qc)。

对于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平衡的某反应“mA (g) + nB(g)  pC (g) + qD(g)”,按下表改变条件,请完成表格。

条件

Qc变化情况

K值变化情况

Qc与K相对大小

平衡移动方向



增大c(A)











增大c(C)











缩小容器体积











升高温度











使用催化剂













请概括出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原因:

活动四:利用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例:某温度下,将H2和I2各0.1mol 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 c(H2) = 0.0080mol/L。

(1)该温度下,向达到平衡的容器中再充入 0.1mol H2,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2)该温度下,向达到平衡的容器中同时充入 0.1mol H2和 0.02mol HI,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3)该温度下,向另一10L 容器中同时充入H2、I2、HI各0.1mol,计算达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

运用平衡常数求反应物的转化率的一般步骤:

本节课收获和体会: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平衡常数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