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逍遥游——何某某PPT》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_*学——何某某《逍遥游》一、文学常识
1.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某某,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老庄”。“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素。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
2.《庄子》一书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著。
《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二、背景材料
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空前残酷。孟子所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庄子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他对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不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造人们。这正是庄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主观原因。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某某, 否定人在社会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目标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一、通假字
1. 北冥有鱼( )
2. 小知不及大知( )
3. 汤之问棘也是已( )
4. 此小大之辩也( )
5. 而征一国( )
6. 旬有五日而后反( )
7. 御六气之辩( )
二、一词多义
1. 息 请息交以绝游( )
去以六月息者也( )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2. 志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
《齐某某》者,志怪者也( )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答案:1.动词,停止/名词,风/名词,气息
2.名词,志向/动词,记载/动词,做标记/名词,志向3. 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
圣人无名(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隳名城,杀豪杰( )
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
4. 置 置杯焉则胶( )
毋置之,吾计已决矣( )
郑人有且置履者( )
5. 苍苍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
两鬓苍苍十指黑( )
6. 知 小知不及大知( )
之二虫又何某某( )
7. 图 而后乃今将图南( )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
图穷而匕首见( )
8. 于 徘徊于斗牛之间( )
受制于人( )
苛政猛于虎也( )
贫者语于富者曰( )
三、古今异义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
解读探究:大鹏实际就是作者理想的象征,结合此点来回答。
答案: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的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但是,作者又义正辞严地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八、课文写了哪三类人,作者对这三类人的看法是怎样的?请完成下表。
解读探究:作者在课文最后一段写了三类人,找出文中的对应语句,然后加以概括即可。 本课结束谢谢大家!!!
2017年3月3日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逍遥游——何某某PPT》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