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和反思 (1)

本文由用户“ruijiaju”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16:31:26 举报文档

以下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和反思 (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和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1) 人民群众的含义;(2)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分析: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的学习,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教学方法:

探究分析法、实例引导法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1、【多媒体展示】河北地处华北抗战的前哨和关内外的咽喉要道,地跨晋察冀、晋冀鲁豫和山东三大抗日根据地,包括和涉及冀中、冀南、北岳、冀热辽、太行、冀鲁豫、冀某某等战略区。**_*英勇顽强,浴血奋战,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地道战、地雷战、雁翎队、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这些耳熟能详的抗战故事就发生在咱们河北。

设问: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谁创造的?

师:应该肯定,在社会中人总是在发挥作用的。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性质、大小是不同的。但是到底哪些人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就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这涉及到两种不同的历史观。?

一种叫做英雄创造历史,一种叫做群众创造历史。我们把前者称之为唯心史观,后者称之为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包括普通个人、杰出人物。其主体是劳动人民

2、教师从学生思考的问题中,引出群众的概念,结合学生的理解,强调全面理解群众含义应注意的三点,即:①人民群众的含义;②人民群众的范畴;(适当举例)③公民、人民群众、劳动群众的区别。

教师结合图示,引导分析三概念的差异。

一、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多媒体展示】

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哪一件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

设问:谁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播放第十二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原生态唱法决赛

请结合教材《格萨尔王传》的创作和流传回答精神财富是怎样产生的?

?教师从源泉、物质条件、创作者三方面引导学生得出: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眼含热泪在包产合同书上按下18颗鲜红的手印,历史从此书写着新的一页: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开端的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就在这里起步了。

材料二:近年来,由于房价、医疗、教育等问题困扰着中国数百万的家庭,在众多民众的要求和建议下,国家正在逐步调整和完善我国的房价、医疗、教育等制度。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2、教师列出学生回答并作以下三方面的整理。即:

(1)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2)此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

(3)实现方式。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这十年中,党和政府先后出台了一些列惠民利民的好政策,好措施。

(1)你知道有哪些和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你和你的家庭是不是受益者?这些政策带来了什么好处?

——比如减免农业税,医疗养老社会保险…

(2)结合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分析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如何践行唯物史观?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观点【多媒体展示】

①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②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党的群众路线

①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

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依靠群众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这样的例子学生看得见,摸的着,对课本观点不但理解而且认同,对青年学生树立并践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重要意义。

3、本节课不足之处 过早的干预叫停:在答案反馈过程中,当我发现第一个学生回答有误或不完整时,缺乏足够的耐性或智慧来让其他学生作补充性回答,而是马上干预叫停,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或作过分的补充,结果让被提问的学生感到非常难堪,与此同时也剥夺了其他学生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

以后,在答案反馈时,应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这项活动 。当一个学生回答不正确时,应马上让其他学生来纠正或补充。在确认多数学生都无法解答时,才进行干预纠正、解释或补充。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和反思 (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