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1-15单选每题3分,16-20多选每题4分)
1.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A.现象:花香扑鼻;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被压缩;推测: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D.现象: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
2.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
B.热水有内能,冷水没有内能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强的爸爸已经发誓戒烟很久了,小强的妈妈出差回家闻了闻被子,小强爸不得不承认吸过几口,这是分子热运动保留了证据
B.打气筒的活塞处于中部位置时,封住出气口,发现压缩气体很费劲,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外抽活塞使气体体积增大也很费劲,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水面上漂着一块木板,双手水平提起木板,木板离水时特别费劲,离水后很轻松,“费劲”主要是因为木板离水时分子引力的作用
D.小时候我们吹过的肥皂泡泡,弹性好不易破,主要是分子引力起了作用
4.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5.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密闭的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当铁锅突然打开时,随着 “砰”的一声,玉米变成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
C.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玉米粒内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
6.**_*发布我省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下表列出的是2013年4月23日内陆城市济南和沿海城市青岛两地的气温情况。根据气温变化情况作出的判断和判断依据正确的是
A.城市甲是青岛,依据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
B.城市乙是济南,依据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大????
C.城市甲是济南,依据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大????
D.城市乙是青岛,依据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7.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水的这一特性的是
A.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工作物质
B.春天的夜晚,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
C.炎热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
D.城区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热岛效应”造成的夏季高温?
8.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3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9.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50℃。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太阳照射沙漠地区的时间较长??? ?????B.海边有风而沙漠地区可能没有
C.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D.太阳直射沙漠地区,斜射海边
10.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从95 ℃降低到65 ℃.问这段时间内,瓶内水的内能减少了多少?
25.质量为100g、初温是24℃的实心金属小球吸收2.3×103J的热量之后,温度升高到74℃。那么,这种金属的比热容是多少?从下表可知此金属是什么?(8分)
物质
比热C/[J/(kg·℃)]
铝
8.8×102
钢铁
4.6×102
铜
3.9×102
铅
1.3×102
26.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200g的铅块加热到96℃,再投入到80g的10℃的水中,混合后水的温度为16℃。若不计热损失,
求(1)水吸收的热量????????? (2)铅的比热容。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