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设计与反思-马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
7.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知道油膜法测分子大小的原理,并能进行测量和计算。
3、知道分子的球形模型,知道分子直径的数量级。
4、知道阿伏加德罗某某的物理意义、数值和单位。
学习重点:知道分子大小的数量级;用阿伏伽德罗
学习难点:理解和学会用单分子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直径)的方法
(一)热学内容简介常某某进行有关计算或估算的方法;
热学知识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微观角度研究热学问题,即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认识热现象;第二部分是从宏观角度研究热学问题,即从能量的观点认识热现象。
这一章先学第一部分,即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认识热现象。
(注:物理学中把原子、分子、离子统称为分子,区别与化学中的分子)
学习过程:
分子大小的测定
【问】分子很小,小到什么程度?
例:1厘米3的水,分子数为3.35XXXXX1022个,若均匀分布地球表面,则 亿个/米2; 若我们吸满一个口腔的空气,以1亿个/秒的速度吸入气体分子,达到1大气压需要2200个世纪。
分子极其微小, 怎样才能知道分子的大小呢?
(1)、粗略测定法:单分子层油膜法测分子直径
阅读课本测定分子大小的方法(油膜法), 思考
【思考题】什么方法来测定分子的大小和直径?怎样才能用此方法来测分子的直径和大小?
用此方法测分子直径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油膜法测定分子直径: 对应具体的数据计算
①取一滴油,测出其体积 1厘米3
②稀释(放大) 加溶剂至 200厘米3
③取稀释液1滴 如125滴为1厘米3,此时
含油为1/(200XXXXX125)厘米3
④扩展成油膜 水面尽量扩展
⑤测油膜面积 单层划格,得S
一般油膜能达到1/4~1/3米2,以割补法求所占格的面积
⑥设分子为球形且单层排列 理想化模型
⑦计算厚度(直径) D=1/(200XXXXX125XXXXXS)厘米
2、测定原理d=V/s
3、科学依据:
①油分子看成球形 ②将油膜看成单分子油膜 ③不考虑油分子之间的间隙
注:建立理想化分子模型是物理研究的重要方法
4、分子直径的数量级:10-10m
举例:水分子直径的数量级 4XXXXX10-10m;氢气分子直径2.3XXXXX10-10m。
例1:体积是10-4cm3的油滴滴于某某,若展开成一单分子油膜,则油膜面积的数量级是(B)
A.102cm2 B.104cm2 C.106cm2 D. 108cm2
例2:将1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2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已知1cm3的溶液有50滴。现在取1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随着酒精溶液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以单分子薄层,已测出这一薄层的面积为0.2m2,由此估算油酸分子的大小。 5XXXXX10-10m
(2)利用离子显微镜测定分子的直径。
阿伏加德罗某某
【问】:怎么理解“摩尔”?
无法直接测得的分子大小、分子质量跟宏观的摩尔体积、摩尔质量联系在一起。
【问】: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的意义?
【问】:微观物理量的估算
若已知阿伏伽德罗某某,可对液体、固体的分子大小进行估算。事先我们假定近似地认为液体和固体的分子是一个挨一个排列的(气体不能这样假设)。
提问:1mol水的质量是M=18g,那么每个水分子质量如何求?
提问:若已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铁的密度是7.8XXXXX103kg/m3,试求质量是1g的铁块中铁原子的数目(取1位有效数字)。又问:是否可以计算出铁原子的直径是多少来?
教学反思???????? 1、教学方式??? 通过改变和增加一系列物理实验,加强了实验观察与操作,充分开发利用青少年好动心理特征的正面效应,用实验启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以至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2、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达????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高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一位高中物理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 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1)?? 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下雨时,雨滴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顶上有冰雹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盖头顶,"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可以用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三楼上跳下来进行比较,肯定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风趣的语言,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而有趣,逐渐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2)教师授课时,要有丰富的情感。????? 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增强他们的理智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40分钟内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有一种美的享受。在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进行叙述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都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3)讲述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 介绍物理学史的发展、物理学家的情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如"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如"爱迪生和白炽电灯"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了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并深深地体会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一道理。??? (4)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学习物理。?????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从观察中发现的。例如,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的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铁链?在干燥季节里,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闪烁,这是什么现象?通过引导,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 3、现代教学设施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飞跃,尤其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日益普及,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 。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应用普及化,各类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自制教学课件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工具。这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函,也扩展了教学外延。那么,有个好的教学课件是运用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必备条件。许多青少年非常喜欢网络游戏,为此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因为游戏本身设计制作非常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具有青少年所喜爱的趣味性。所以运用现在多媒体教学的趣味性是激发教学对象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主动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 (二) 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高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在高中培养的分析概括能力主要是: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找出共同的特征,从而概括出概念和规律。 ? 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得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它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要求过高过急。??? (三) 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 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物理知识,知道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不断了解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中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与反思-马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