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修改汉族民歌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
一 、教学理念
我国民族音乐丰富多彩,汉族民歌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让学生了解、喜爱汉族民歌,是每个音乐教师应该担负的责任。
要改变现在学生只关注流行歌曲的现状,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想象力,来感受、体验汉族民歌的魅力。首先,利用学生熟悉的歌手及民歌,吸引学生对中国民歌的注意力及学习兴趣;通过出示探究任务及让学生活动的形式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为后面的教学活动作好铺垫;再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结合制作精美的课件,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设计多种新颖的体验、创造活动,在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使他们逐步感受汉族民歌的美。在愉悦----乐趣---兴趣----情感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得到对民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满足和愉悦。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
能在学唱、欣赏丰富多彩、优美动听的汉族民歌的过程中培养对民歌的热爱,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
2、能力目标:
能在独立听赏、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参加讨论,通过自主鉴赏与合作探究,寻找民族音乐鉴赏的元素。
3、知识目标:
感受不同体裁,不同地域的民歌音乐魅力,归纳和总结三种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三、教学难点
师生合作环节的引导、把握和组织。
四、教学准备
钢琴、展示台、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教
学
导
入
1、播放阿宝演唱的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2、提问阿宝演唱的这首歌属于哪种类型?哪个民族的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导入新课。
听赏、体验、交流感受。
从学生熟悉的歌手及歌曲着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深
入
展
开
山
歌
体
验
播放陕北民歌《赶牲灵》,出示探究任务。
听赏、体验、讨论、歌曲风格、节奏及旋律特点。
让学生在听赏中能积极参与探究和交流。
探
究
合
作
请学生交流总结山歌的特点。
学生交流总结山歌的特点,及对山歌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民歌鉴赏能力。
补
充
介绍各地山歌的名称,师生共同演唱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
随音乐演唱歌曲。
通过学生的演唱,更加深了学生对山歌的理解,教师的参与,可增进师生情感交流,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劳
动
号
子
体
验
播放《雨水船夫号子》,出示探究任务。
听赏、体验
初步体验号子的音乐特点。
探 究
让学生交流生活中有那些号子,总结号子的特点,及对号子的理解。
分组讨论,交流、归纳号子的音乐特点。
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理性思考,体现自主意识。让学生体会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合
作
师生合作,表演《过滩号子》
合作表演,亲自体验。
通过参与合作,提升学生对号子的认识层次。
小
调
体
验
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出示探究任务。
听赏、体验
通过听赏、体验使之对小调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探究
交流讨论小调的节奏,旋律及语言特点。
讨论归纳小调的音乐特点。
提升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
比较
听赏河北民歌《茉莉花》
比较两首歌曲的曲风、旋律、情感等相同及不同。
感受小调受地域色彩的影响,而产生的不同美。
巩固小结
课件展示:
体裁
概念
音乐特点
劳动号子
小调
山歌
辨析民歌题材:老师提问,学生自由回答,课件在相应部位出示文字。
播放宋祖英演唱的《龙某某》,在民歌音乐中结束本节课的民歌采风。
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建立清晰的、总体的认识,加深印象。
让学生体会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修改汉族民歌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