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3(人民版必修3)-90b5d***a5e9846a6131

本文由用户“dududeai_040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8 12:47:11 举报文档

以下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3(人民版必修3)-90b5d***a5e9846a613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世纪的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三次巨变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辛亥革命和

中华民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次历史巨变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三位伟人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理论成果

他是一名拯救苍生的医生 他是一个普度众生的教徒 他是一位坚韧无畏的战士 他是激进的革命主义者 他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 他终结了一个时代,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春愁难谴强某某,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

从诗中可以看出 中国的病情如何?

二、病因分析

二、病因分析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某某——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孙中山《上李傅相书》(1894年6月)

二、病因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

(1)政治: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2)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 大。

(3)阶级:资产阶级不断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4)思想活动: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等救亡图存方案均未能使中国摆脱危机。

(5)主观:孙中山上书改革碰壁之后,认识到必须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从而走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和中国前途》

三、治疗方法

(一)三民主义

(二)新三民主义

(一)三民主义

1、提出(自主梳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暴力推翻清王朝

实现民族独立自主

推翻帝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

国民主权

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

2、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关系

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

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政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解决土地问题反映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

前提

核心

补充和发展

≠平分土地

局限性:

(1)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

(2)未将整个封建主义作为斗争对象。

(3)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因此辛亥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治疗效果

(1)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2)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并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 “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XXXXXXXXXX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XXXXXXXXXX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XXXXXXXXXX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动,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

为此实行了什么新的药方?

革命尚未成功,通知仍需努力

——1923年10月

三、治疗方法

(一)三民主义

(二)新三民主义

(二)新三民主义

1、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内容

【合作探究】

新旧疗法及效果的比较

三民主义学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核心XXXXX..纲领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①不反帝→反帝②反满→民族平等

①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

②普遍平等的民权

更关注农民和工人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是否等同于三大政策?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

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的纲领,是奋斗的目标,蕴含着三大政策的精神。

(2)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方法和手段 。

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是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新 三 民 主 义

民族

民权

民生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普遍的民权,建立各革命阶级联盟

节制资本 平均地权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提供思想理论依据

核心、政策原则

纲领、奋斗目标、统战的政治基础

方法、手段

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

萌发:上书李鸿章的失败和兴中会的创立.

提出:中国同盟会的组建,以及《民报XXXXX发刊词》把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

传播:革命派同保皇派的论战.

实践: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挫折: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的相继失败.

发展: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了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再实践:以北伐战争为标志的国民大革命.

再挫折:蒋汪背叛革命和大革命的失败.

(课后探究)

梳理孙中山三民主义发展的历程[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件3(人民版必修3)-90b5d***a5e9846a613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