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本文由用户“一P 人wyj”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06:13:32 举报文档

以下为《辛亥革命》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时2 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1894~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2.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主要内容有:编练“新军”;发展工商业;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改革官制;制定现代法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国法律、政权机构、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推动了新学教育的兴隆,推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崛起,推动了民主革命的爆发。但也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导致了北洋军阀的崛起,方便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3.预备立宪:是1905~1911年,清政府迫于压力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行政改革,包括司法改革、教育改革,其核心是官制改革;二是设立议会;三是实行地方自治。1911年“皇族内阁”的出现证明了“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预备立宪的直接后果: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一、背景

1.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矛盾更加尖锐。

2.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____________来挽救其统治危机。

新政

二 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____________的发展。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____________力量增强。

3.思想:革命知识分子大力宣传____________、自由平等学说。

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

天赋人权

4.组织基础

(1)兴中会:1894年成立,是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团体。

(2)中国同盟会:1905年成立,是第一个统一的

________________政党。

5.军事基础: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___________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民主革命进入高潮。

6.时某某:1911年清政府调湖北新军镇压____________运动,造成湖北防务空虚。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黄花岗起义

四川保某某

三 过程

1.爆发: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主力军:湖北_________。

(3)结果:占领武汉三镇,成立____________,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4)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革命潜伏着危机。

湖北军政府

新军

2.高潮

(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孙*_**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以___________为国旗。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颁布: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目的:直接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根本目的是维护共和制度。

五色旗

③内容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____________,国民享有各种民主权利和自由。

b.国内各民族一律_________。

c.确立行政、立法、司法____________的政治体制,规定实行________________。

④意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宪法,具有反对_____________制度的进步意义,是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

国民全体

平等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

资产阶级民主

封建专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示意图

1.多角度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目的)。

(2)思想:体现了西方的启蒙思想,如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孟德斯鸠);人民主权(卢梭);天赋人权(伏尔泰)等(3)内容:国家主权的归属及人民拥有的自由权利和义务,确立起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保证民主共和制度。

(4)评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

[归纳拓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及 

特点: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为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参议院权力;为防止袁世凯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

3.结局

(1)结局:失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①1912年2月,宣统帝退位,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②1913年3月,袁世凯在_________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北京

四 功绩

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用五个“第一”归纳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状况

(1)军事: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派系林立,割据混战。

(2)政治:辛亥革命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建立专制统治,民主力量与之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这说明清朝遗旧、北洋军阀、南方军阀官僚、国民党、进步党等几种社会政治势力的消长兴衰。

北洋军阀: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某某,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_*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历史上把长江吴淞口以北的军阀也称北洋军阀。

(3)经济:由于辛亥革命的推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4)思想:“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并立;尊孔复古思想泛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发起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民主与科学,推崇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

兴中会与中国同盟会的性质

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而不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中国同盟会。

正确区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地位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不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宪法,而是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第一部近代宪法性文件是《钦定宪法大纲》。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而不是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的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层面。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只是结束了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并没有结束中国的封建制度,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

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真题典例]

 (2015XXXXX海南高考XXXXXT15)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

A.立法服从于政治     

B.行政服从于司法

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

【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后来之所以进行调整,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即立法服从于政治需要,故A表述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故B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修订是因人设法,所以不能标志着中国从人治走向法治;1912年民主共和政体刚刚确立,因此臻于完善的说法错误,故D错。

【答案】 A

要点四 全面评价辛亥革命

[史料探究]

 史料一 作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国家,新生的中华民国顺应世界潮流,仿照美国的政治制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功地将国会、选举、多党制、三权分立、言论自由以及共和精神一一引进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并在其后十三年的实践中建立了完整的民主政治运作的基本规则。

——林某某《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

史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XXXXXXXXXX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XXXXXXXXXX而是一代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概括中华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立过程所体现出来的主要特点。

(2)史料二中的“仿制品”指什么?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XXXXXXXXXX而是一代人”应如何理解?

【提示】 (1)特点:借鉴性;进展快;曲折性;持久性。

(2)辛亥革命后中国模仿美国建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在中国革命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而失败。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可以真正救中国的道路。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辛亥革命》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