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912年—1949年
电视剧《大染坊》叙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经历。该片主题曲写道:“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
造成主人公“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 据海关统计,1914年至1918年的我国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至约3000万某某,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某某。
——摘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二 : 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有72个,平均每年近24个,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 家,平均每年近37个,其中钢铁冶炼厂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1912年为80万某某,1919年增至330万某某。
——摘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一、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1912——1919)
思考:“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命运如何?有何表现?
出口大幅上升
进口大幅下降
新设厂激增
发展的春天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请思考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出现空前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货都被烧了、被抵制了,那我们用什么呢?
当然用国产货了!
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1912—1919)--短暂春天
1、原因:
A、政治:
辛亥革命的推动
2)、中华民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3)、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1)、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C 、外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
B、社会: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爱用国货,抵制日货)
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心“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彻底扫清了障碍
B.临时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中华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A
一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又萧条下去了。
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重工业基础薄弱
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时间短暂
分布在沿海地区
3、特点
①体系:民族工业发展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工业体系
②力量:一些部门中,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③地位:近代工业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传统经济形势仍占绝对优势
④分布:沿海地区
⑤时间: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4、影响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巩固练习2: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最大阻力是( )
A.自然经济的抵制
B.封建统治的阻碍
C.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D.官僚资本的压迫
C
联系高考:(2005年江苏卷)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 )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
二、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夏
1927---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包括棉纱、面粉、火柴、卷烟、啤酒等):
1927年月平均生产总指数为100;
1934年月平均生产总指数为103;
1935年为105;1936年9、10月份为107;
1936年10、12月平均生产总指数为108。
请回答:国民政府前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怎样?
较快发展
1927—1937抗日战争前夕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927—1936)——发展较快
1、原因:
2、概况:
3、限制因素
1)币制改革(重点)
2)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3)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官僚资本
法币政策实施后,官僚资本用法币兑换白银,很快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的重要工具
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官僚资本
1)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
2)典型:四大家族
(蒋介石、宋某某、孔某某、陈果夫、陈某某)
蒋介石
宋某某
陈果夫
陈某某
孔某某
蒋家天下陈某某,宋氏姐妹孔某某。
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急剧膨胀,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萎缩。
蒋氏家族——最会争权、专政、护权、传权的政教家族。
宋氏家族——最会钱权结合、横跨政经界的显赫家族。
孔氏家族——最会玩钱、最会抓钱、最奢侈的豪门家族。
陈氏家族——最会玩人、最会拉帮结党的衰败家族。
“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去后方,说不尽国破家亡。带怨长,雄城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走他乡?” ——《去大后方》
抗日战争
沉重打击
民族工业的西迁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日军占据东北兵工厂
日军占据“东三省官银号”(中央银行)的大金库。门前有日军站岗,门上贴着“日本军占领,犯者死无赦”字样。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遭到了空前的洗劫和破坏
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1946—1949)——日益萎缩 冬
1、原因:
2、结果:
1)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影响
2)官僚资本的压迫
3)繁重的捐税负担
4)美国的经济侵略
5)内战的破坏
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重点)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巩固练习4:导致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是( )
①通货膨胀政策 ②官僚资本的压迫
③美国的经济侵略 ④日本的侵华战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外国资本主义
民族工业
封建主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官僚资本
本课小结: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夹缝产生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较快发展
陷入绝境
日益萎缩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短暂发展
日益萎缩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曲折发展
强势总结
(1)一个特点:曲折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2)两个阶级: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也壮大了无产阶级
(3)三座大山: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4)四个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经历了“春”(甲午战后到一战期间)、“夏”(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秋”(抗战时期)、“冬”(解放战争时期)四个阶段。
中央银行中华民国25年发行的纸币
中央银行中华民国19年发行的纸币 ——关某某
中央银行中华民国34年发行的纸币——金元券
币制改革: 1935年
1、目的:为了防止白银外流
2、内容:
①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
②实行白银国有。凡银钱行号商店及其他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本位币或其他银币等应交指定机构兑换法币。
③为使法币对外汇比价稳定,规定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
3、影响:
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定作用
巩固练习3: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币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国民政府为防止白银外流而采取的措施
B.以中央、中国、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
C.白银与法币共同流通
D.中央、中国、交通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
C
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
1937
=
1938
=
1939
=
1943
=
1945
=
1948
=
大米0.000 000 001 85两
人们不得不携带大捆大捆的钱抢购日用品的情景。
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使中国人民生活艰难,民族工业难以发展。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_*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和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让美国攫取了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此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以天津为例,1946年**_*,美国货占到70%。外国商品和资本大量涌入,苛捐杂税层出不穷,通货膨胀不断加剧,原料昂贵产品滞销,大量工厂倒闭,中国的民族工业陷于绝境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字[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