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太阳最近的树

本文由用户“folake”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9 01:58:10 举报文档

以下为《离太阳最近的树》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学习目标

从结构入手理清文章思路。

理解红柳的悲剧就是人类的悲剧的

主题。

理解课文融平静的叙事和描写于一

体,寄寓丰富而深刻思想的写作特

色。

探究作者的感情脉络,增强爱护自

然和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意蕴。

理解课文融平静的叙事和描写于某某,寄寓丰富而深刻思想的写作特色。

探究作者的感情脉络,增强爱护自然和环保意识。

西藏阿里

阿里地区幅员 辽阔,占地面积34.5万平方公里,全地区的平均海拔在4500以上、年平均气温低于零摄氏度,这里气候恶劣、空气稀薄、日照强烈,可供居民日常生活的自然资源相对匮乏。

红柳树

毕淑敏

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主要作品

处女作:中篇小说《昆仑殇》

第一篇长篇小说《红处方》

其他代表作:长篇小说《血玲珑》

中篇小说《预约死亡》,新体验小说的代表

散文集:《素面朝天》

散文:《提醒幸福》《我很重要》

整体感知

1.自由诵读,概述内容。

2.共同梳理文章思路。

3.重点品读,把握情感。

红柳消亡,尘沙肆虐。

红柳挺立,雪域增色。

红柳遭难,毁于人手。

结构脉络

品读文中红柳树的描写,感受它的生命之美。

品读人们挖掘红柳树的片段,理解课文意蕴。

品读课文第三部分,畅谈感受。

把握情感

设置问题

作者为什么写红柳丛“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

红柳与冰山有什么相似点?把红柳比作冰山有什么意义?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红柳根燃烧的情形?

作者详写“司务长”和“我”“算帐”的过程有什么用意?

作者为何要详写人们挖掘红柳根的艰难过程?

设置问题

结合前面的分析,同学们,从文中认识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设置问题

品读鉴赏

语言流畅隽永,蕴藉含蓄。

小中见大,反映了广泛而深刻的

社会问题。

融平静的叙事和描写于某某,寄寓

丰富而深刻思想。

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

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不仅描绘了红柳的外形,而且刻画出红柳生长的精神。“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不仅写出了红柳生长环境的恶劣,衬托出红柳生长的不易,而且写活了红柳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生动的表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

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它们与沙子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起来,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红柳的伟大力量埋在地下,与土地生死相依。作者运用了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体现了红柳所蕴含丰富的能量和它不屈的精神,它的能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它的内在精神“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红柳的根系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文章的主题是通过作者叙述的一件小事表现出来的。她告诉人们要热爱自然珍惜生命。

设置问题

文章中叙述部分与描写部分的内容有什么关联?

文章开始描写红柳的外在美,目的是为下文“司务长”和“我”的算账作伏笔,高原唯一的绿,“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的红柳,在“司务长”的算账中,显得无足轻重,尽显人类的可悲。课文对红柳内在力量的关照和对挖掘红柳根那“可怕的工作量”的陈述,是为了突出人类破坏环境却毫无意识的悲剧效果。人们所花的力气愈大,所用的工具与先进,其悲剧效果强。文章正是通过描写,使读者体味到叙事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使平静中蕴含着不平静。

体验反思

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谈谈你是如何看待生活中所存在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树木被砍伐

森林被破坏

土壤沙漠化

沙尘暴席卷大地

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城市不见蓝天。

**_*.

采石厂外饱受污染的小溪

工业污水的排放

同学们,大家如何看待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矛盾?

分组讨论

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和谐的环境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那些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急功近利行为,最终都会得到自然界最残酷的报复。

要求: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联想,就漫画《他有足够的理由活下去》,联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学习本文后的读后感。

布置作业[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离太阳最近的树》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