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因数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qaz630qaz”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9 06:46:23 举报文档

以下为《找因数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找因数》的教学设计

*** 马某某

设计理念 本节课采用"实践引领"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动形象地操作实例,借助于"用12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画成一个长方形"的操作情境,让学生通过操作和想象,自觉主动地完成动作与思维的建构, 同时,让学生用乘法表示出来,为学生脱离操作情境、主动寻求数与数之间的"因倍"关系进行了铺垫。从而使学生在这一系列自主操作、想象思考中充分体验、主动建构数学概念。 学习者分析 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是五年级数学:找因数。按照学生的平均水平进行教学设计。学生的年龄在10到12岁之间。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良好,少数学生存在学习障碍,不喜欢学习。总的来说,学生学习氛围比较浓。 这节课以拼图活动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拼图中探索找因数的方法,学生都会很感兴趣的,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这也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学生从二年级就开始接触乘法,这节课结合拼长方形列算式、找因数,学生很容易接受。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到某个数的所有因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操作与观察讨论,分析、比较、归纳。 2、正确找出一个自然数的因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渗透迁移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难点: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准确、有条理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请你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形拼一拼,看谁拼出的长方形种类多。 二、探究新知 1.拼长方形 请你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小正方形卡片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2.画长方形 请大家把自己刚才拼好的长方形画在书中相应的位置上。 让学生把刚才拼的方法在教材第37页的方格上画出来,边画边思考:每种拼法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各是多少?用乘法表示出来。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画出长方形。 拼法一:长是12厘米,宽是1厘米,1XXXXX12=12 拼法二: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2XXXXX6=12 拼法三: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3XXXXX4=12

小组合作学习。 ⑴以小组为单位,每个成员把自己拼、画的想法与同伴交流,组长做好记录。 ⑵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即用乘法思路想:哪两个数相乘得12? 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 4、全班交流汇报。 各组由1人在全班汇报思考的过程,再次体会"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知道12的因数有1,12,2,6,3,4。 5、引导思考 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 通过以上的拼、画、小组交流,学生已有所发现。 结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对的找。 三、知识应用 1、填空: 24=1XXXXX24=2XXXXX( )=( )XXXXX( )=( )XXXXX( ) 24的全部因数:_

2、实践操作: 在方格上画长方形,使得它的面积是16cm2,边某某整厘米数。(每个小方格的边某某1cm)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此时此刻有何想法?(学生自由总结,师适时给与点评。) 五、板书设计 找因数 1XXXXX12=12 2XXXXX6=12 3XXXXX4=12 12的因数有:1,2,3,4,6,12 方法: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也可以用除法。









***

马某某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找因数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