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光合作用的场所--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叶的临时装片制作和资料分析获得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整体难度偏大,时间比较紧张。通过分析叶片的结构和叶绿体的形成因素,总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叶片的结构,解释其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功能。
2.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二)能力目标
模仿制作叶的临时装片,运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各部分结构并总结与之对应的功能。
(三)情感目标
初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识别叶片的各部分结构,说出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
难点:解释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教学媒体
课件
教学建议
(一)知识体系图:
(二)教法建议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制作叶的临时装片和资料分析获得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整体难度偏大,时间比较紧张。
《光合作用的场所》一节课主要是针对叶片的结构和叶绿体的功能、分布等安排的活动,实质是探索光合作用的另一条件。这节课在“知识链”中总结出了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和意义,所以这一课时是对本章知识的完善、总结和概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前后联系和融会贯通。
教材并没有首先给出光合作用的概念,而是在小学知识的基础上对光合作用的产物、原料及条件,以实验、资料分析等形式进行探究,所以光合作用的一组探索性实验能否成功,是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关键。教材对学生活动的安排,目的是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有通过实验、分析等活动才能得出一定的结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理解并很好地把握住这一点,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学课程设计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光合作用离不开光和叶绿体,这节我们具体探究一下在植物的六大器官中哪个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二)探究过程:
1. 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1)分组讨论
(2)学习徒手切片需注意细节,观察叶片横切面结构图
(3)联系结构与功能,归纳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4)讨论:
切片时如何切割?应该注意什么?
归纳表皮、叶肉、叶脉的功能?
叶片的背面与正面的绿色一样深吗?为什么?
怎样区分上表皮与下表皮?
(5)小结:
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的结构适于接受阳光照射的特点。
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1)展示叶绿体的结构,说明叶绿素的重要性
(2)叶绿素能吸收光用于光合作用
3.提出问题,展示模式图,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展示交流。
问题如下:
(1)叶片的组成分为哪三部分?
(2)各部分结构特点如何?有怎样的功能呢?
(3)为什么说叶片是光合作用最理想的器官?
(4)为什么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展示交流。
4.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叶片结构和徒手切片制作过程。
5.小结并做适当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第六章 第二节 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表皮:保护组织
叶肉:营养组织
叶脉:输导组织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叶绿体位于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中
叶绿体中有叶绿素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光合作用的场所--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