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5荆轲刺秦某某》第一课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5《荆轲刺秦某某》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基本语法现象,疏通课文内容,理清叙事脉络,对先秦古文简朴的叙事风格有初步体会。
2.感受荆轲勇于反抗暴秦、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一诺千金、蹈死不顾、义薄云天的性格,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3.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撼,引发较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1.梳理字词,积累文言知识。
2.理清叙事脉络,并从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感知法
2.讲解法
3.自主合作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在2003年对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殊不知,在9000多年前的中国,早就有人使用过这一“现代化战争手段”了,只不过它完全靠个人的力量。这就是发生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末期著名的“荆轲刺秦某某”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一方是力孤势单的燕某某刺客荆轲,一方是势力强大的秦国皇帝秦始皇。大家想知道这场实力悬殊的斗争是如何展开的吗?想知道这个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故事的结局吗?想去亲历这一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扣人心弦的历史场面吗?那就让我们随着汉代刘向的笔触,走进两千年前的秦国吧!
二、文学常识
1.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作者不详。后经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33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某某,齐某某,楚某某,赵某某,魏某某,韩某某,燕某某,宋卫合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某某。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某某。
2.刘向其人:约-77年至-6年,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人。汉初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治《春秋谷梁传》。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所著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人物形象的塑造。全书对当时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多有鲜明生动的描绘,尤其描绘了一系列的“士”的形象。《战国策》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语言、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有时还运用虚构的手法。
(2)语言艺术上举得空前成就。《战国策》的文章风格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轶闻掌故来增强辩词的说服力;大量运用对偶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长于铺张渲染。
4.战国四大刺客
(1)吴国专诸
春秋时期吴某某,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某某隐居于此,与其交好。后来,吴国公子光欲行刺其兄吴某某,来见伍某某,请其荐一勇士,伍某某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某某,专诸隐居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某某,成功地刺杀了吴某某。当时,吴某某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均被派出使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2)吴国要离
春秋时期吴某某,因其折辱壮士丘某某,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某某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某某,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冒腾肉飞,走愈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某某又荐羸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王阖闾。
(3)魏国聂某某
战国时期魏某某,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宵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将其荐给富豪严某某,聂某某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地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
(4)燕某某荆轲
战国末期燕某某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某某嬴政,功败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友高某某被后世尊为“乐圣”,后高某某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
三、走进文本
“荆轲刺秦某某”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227年,即秦某某中国之前的第六年。秦某某-230年灭韩,秦某某又于-228年派秦将王翦破赵,引兵北上,兵临易水,直逼燕某某,秦某某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某某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向秦国示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时,秦某某嬴政没有礼遇他(“遇之不善”),太子丹十分愤恨于-232年逃回燕某某。于是,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某某,企图达到既报前仇又解国难的目的。本文记叙的就是这件事情的始末。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某某,就是他的朋友之一。燕太子丹为了刺秦某某,先找智能双全的燕某某处士田某某。田某某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某某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万分高兴,马上封某某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中记叙的情况。
四、初步感知
1.请同学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2.正音。
3.同学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以内)。
4.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字,积累重点字词、句式。
【通假字】
(1)秦某某必说见臣 “说”通“悦”,喜欢,高兴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反”通“返”,回来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
(4)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露出
(5)荆轲逐秦某某,秦某某还柱走 “还”通“环”,环绕
(6)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通“猝”,仓猝,突然
【古今异义词】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困:古某某,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长者:古某某,德高望重的人;今义,年长的人。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古某某,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3)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涕:古某某,眼泪;今义,鼻涕。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某某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可以:古某某,两个词,可以用来;今义,能够,可能。
(5)将军岂有意乎?
有意:古某某,有心意,此处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故意。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偏袒:古某某,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7)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于是:古某某,在这时;今义,连词,表示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8)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所以:古某某,表示原因的虚词,“XXXXXXXXXX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9)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以不顾
不顾:古某某,不回头看;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10)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古某某,礼品;今义,货币。
(11)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郎中:古某某,宫廷的侍卫;今义,指中医医生。
(12)荆轲逐秦某某,秦某某还柱而走
走:古某某,跑;今义,行走。
(13)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柯
提:古某某,掷击,投击;今义,拿着。
(14)左右乃曰:王某某!王某某!
左右:古某某,皇帝身边的侍卫;今义,①表示两种方向,②大约,③控制。
(15)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某某
股:古某某,大腿;今义,屁股。
(16)今行而无信
无信:古某某,没有信物;今义,不讲信用。
(1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宾客:古某某,门客、食客;今义,客人。
(18)愿大王稍微假借之
假借:古某某,宽容、原谅;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词类活用】
(1)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 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2)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前为谢某某 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3)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封,燕王拜送于某某 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4)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5)顷之未发,太子迟某某"今太子迟某某,请辞决矣 迟:意动用法,认为XXXXXXXXXX迟缓
(6)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某某以送之 白某某:名词作动词,穿白衣戴某某
(7)士皆w嬆浚⒕∩现腹?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8)使使以闻大王 闻:使动用法,使XXXXXXXXXX知道
(9)乃朝服,设九宾 朝服: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
(10)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怪:意动用法,认为XXXXXXXXXX奇怪
(11)倚柱而笑,箕距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文言特殊句式】
A、介词结构后置句
(1)秦某某购之(以)金某某,邑万家
(2)嘉为先言于秦某某曰
(3)燕王拜送于某某
(4)使毕使于前
B、省略句
(1)秦某某购之(以)金某某,邑万家
(2)今闻(秦)购将军之首,金某某,邑万家
(3)太子闻之,驰往,伏(于)尸而哭
(4)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以)百金
(5)以(之)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6)欲与(之)俱(往),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7)嘉为(之)先言于秦某某曰
(8)愿举国为内臣,比(于)诸侯之列
(9)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10)使(之)毕使于前
(11)而(按)秦某某,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12)吾每念(之),常痛于骨髓
(13)顷之(荆轲)未发
C、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D、定语后置句
(1)秦某某购之金某某,邑万家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3)而秦某某,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E、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某某见陵之耻除矣
F、固定句式
(1)为之奈何? “为XXXXXXXXXX何?”译为“对XXXXXXXXXX怎么办呢?”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5荆轲刺秦某某》第一课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