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红宾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h569311621h”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0 22:32:51 举报文档

以下为《程红宾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鸿门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相关文学文化知识。

2、掌握文中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3、梳理文章脉络,概括故事情节。

4、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方法: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分析认识项某某、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1、导入:影视《鸿门宴》片段

2、走进作者

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某某(今陕西韩某某)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 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叙述, 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一些人物传纪,不仅表现了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大部份有很动人的艺术力量。人物塑造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朴素。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3、时代背景

秦某某,“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某某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某某之孙为“楚某某”,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某某,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

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某某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某某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4、课文疏通

1、 学生自己通读全文(对照注释,读准字音,疏通文意)

2、 逐段齐声朗读(提问学生的形式,找出重点文言知识点)

【重要知识点归纳】:

(可做课堂检测)

通假字、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愪─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愪XXXXXXXXXX

古今异义

1.非常:意外的变故。

2.寿:敬酒。

3.细说:小人的谗言。

一词多义

1、谢 谢罪、道歉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某某

感谢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告别 乃令张某某留谢

2、辞 推辞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某某!

告别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3、故 故旧、交情 君安与项某某有故?

特意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词类活用

1.名词用如动词:

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

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

籍(登记,动词)吏民。

范某某数目(使眼色,动词)项某某。

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

道(取道,动词)芷阳。

2.形容词用如动词:

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某某。

3.意动、使动:

项某某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沛公旦日从(使XXXXXXXXXX跟从,意即带领,使动)百余骑来见项某某。

4.名词作状语: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

项某某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

项某某乃夜(在夜里)驰之沛公军。

头发上(向上)指。

道芷阳间行、间至(抄小路)军中。

被动句:

珍宝尽有之(被占有)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

偏义复词:

出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同义复词:

贪于财货、封府库、项某某许诺、沛公不胜杯杓、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立诛杀曹某某。

固定句式:

奈何:“如何”、“怎样”。如“为之奈何?”

孰与:与XXXXXXXXXX相比,谁XXXXXXXXXX?表示比较。如“孰与君少长?”

所以:“XXXXXXXXXX的原因”或“XXXXXXXXXX的方法”。如“所以遣将守关者”“事知所以距子也。”

为XXXXXXXXXX所:被XXXXXXXXXX,表被动。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无以(无XXXXXXXXXX以XXXXXXXXXX)没有会么东西拿来XXXXXXXXXX如“军中无以为乐”

何XXXXXXXXXX为:表反问。为:用在反问句尾的语气词。如“何某某”

故事情节

宴前(幕后活动):无伤告密 亚父定计 夜访张某某 刘邦定策 项某某说情

宴中(明争暗斗):沛公谢罪 范某某示意 项某某舞剑 樊某某闯帐 义责项某某

宴后(脱身除患):沛公逃席 张某某留谢 项某某受璧 范某某愤骂 诛杀无伤

故事发展过程:

项某某起兵会稽——北上救赵——巨鹿之战——破关某某

(刘邦在沛起义——刘邦攻秦——约法三章)

——鸿门宴——项某某封侯——诸侯反叛——彭城大战——俘汉妻父

——汉楚讲和——弑父未遂——单独挑战——攻韩信彭某某——鸿沟割地——张某某说刘——垓下之围——乌江自刎

性格形象分析:(小组讨论)

1.项某某

唯我独尊、光明磊落、宽宏大量、“仁义”皆施、直率鲁莽、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优柔寡断、眼见不远、不善用人。

2.刘邦

生性懦弱、虚心请教、多谋奸诈、能言善变、头脑清醒、善于应变、虑事周到、善于用人。

3.范某某 老谋深算、洞察敏锐、骄横浮躁

4.张某某 多谋善断、处事不惊、沉稳机智、处事有方:大王来何某某?

5.项某某 周密,谋略

6.曹某某 鲁莽、草率:使人告密、激化矛盾、宴后被诛

7.项某某 有勇无谋,被动。

8.樊某某 有勇有谋,粗中有细,主动请战

课后练习:

1、练习案:文言词汇总结梳理

2、课文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教学反思】:

这次已经是我第三次讲《鸿门宴》这篇课文了,通过这次的课文教学,课后又对照了前两次的教学设计,我进行了深刻反思,整体感觉本次上课就更加得心应手了,有优点也有不足,现总结如下:

1、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鸿门宴》是比较长的一篇文言文,阅读起来很容易让学生失去阅读兴趣,再加上课文中出现了很多诸如一次多义、古今异义、此类活用等文言现象,这些又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学习过程也比较痛苦,所以课文教学导入采用了影视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情景,同时对文章课文情节梳理和理解也有很大帮助。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本文通过自由诵读、齐某某、分角色朗读的形式,理解文意,梳理情节,同时增加课文学习趣味性。学生可以通过注释和自己的理解,基本上可以梳理出课文中出现的文言词汇和特殊文言现象,进而通过课堂测试和提问的形式完成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同时督促学生做好笔记,以便以后复习使用。

课文情节性比较强,学生通过诵读梳理故事情节,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此环节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人物塑造的方法。

整节课基本按照教学设计进行,过程顺利。从学生反应和课堂测验来看,较好完成了教学任务。

2、灵活教法和多媒体的运用

针对课文特点,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制作了精美课件,并使用视频等媒体形式,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氛围活跃。并采用了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参与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本节课学习,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多利用多媒体和变换不同教学方法,活跃整个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3、教学的不足

一是在运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有些同学并不主动参与小组讨论,或对讨论问题不感兴趣,导致个别小组只有部分学生参与,小组其他成员则在说话,影响教学秩序。二是对人物性格把握方面,学生没有找全相关资料,对人物形象分析不到位。针对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多设想可能发生的状况,同时做好引导点拨,从而更好的进行课文教学。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程红宾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