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本文由用户“sp23123”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0 00:42:11 举报文档

以下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4.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利川市思源实验学校 杨某某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知道声音可以通过空气、液体和固体传播;

3.初步了解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4通过有关实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5通过对实验现象讨论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

6.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态度和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有关实验进行观察,让学生概括总结出有关的结论。

三、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小游戏“猜一猜,是什么声音”引入新课。

新课讲解:(一)、声音的产生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让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的一端。

(2)拉长橡皮筋,用手拨动橡皮筋。

(3)把手放在咽喉部,大声发出“啊...”的声音。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或感觉到了)什么?

(4)用小锤敲击音叉的叉股,听到声音的同时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方法让正在发声的音叉停止发声?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声源振动产生的声音又是如何传播的呢?

(二)、声音的传播

思考:1.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到同学们耳朵里的?

2.只有空气能传声吗?(实验:液体传声)

3.气体、液体可以传声,固体呢?(实验:土电话)

4.如果什么物质都没有,声音能传播吗?(看真空铃实验视频)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辨真假:某报报道“一宇航员在太空中远远看到有陨石撞上月球,听到声音震耳欲聋”。你相信吗?

(三)、人怎样听到声音

教师:人要听到声音需满足哪些条件呢?

学生:声源-------介质--------人耳

教师:声音在介质中以怎样的形式传播的呢?

教师讲解: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教师:雷雨天气,总是看到闪电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听到雷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即声音的传播有一定的速度。

展示: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合作交流: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交流讨论:一根足够长的铁管,在一端敲击一次,在另一端能听到几次敲击声?同学们猜想一下,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意见。

、课后小结

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一、声音的产生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三、人怎样听到声音

声源------------介质--------------人耳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