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3.7水循环和洋流》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7讲 水循环和洋流-2--3--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考点一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 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主要环节:上图中A蒸发 、B降水、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 、E地下径流、F下渗、G植物蒸腾。?-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3.类型:按照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可分为乙海陆间 水循环、丙海上内循环、甲陆地内 循环。?
4.能量来源:太阳能 及地球重力的作用。??
5.意义
(1)水循环使大气 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 圈相互联系起来。?
(2)在各个圈层之间进行物质 和能量 的输送和转换。?
(3)促进整个自然界的发展演化。
(4)水资源得到更新 并能持续 利用。?
6.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人工增雨及跨流域引水 。?-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特别提醒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能。
(2)外流区域既存在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内流区域以陆地内循环为主。-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基础反馈
下图为某河流径流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①径流、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河网调蓄
B.①蒸发蒸腾、②河网调蓄、③地表调蓄、④径流
C.①河网调蓄、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径流
D.①蒸发蒸腾、②地表调蓄、③河网调蓄、④径流
2.近年来图中河流含沙量变小,最可能原因是( )
A.修建水库 B.植被覆盖率下降
C.降水强度增大 D.上游河道采沙 答案解析-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
人们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造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
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会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
(3)***如人工降雨等)。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1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运用水循环原理阐释生产、生活相关问题
(1)水利措施。
①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量,提高径流的利用率;降低上游流速,增加库区泥沙淤积,下游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减小;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量。
②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2)农林措施。
①“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②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1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③河流上游地区破坏植被将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增大;中下游地区河床抬高,湖泊淤积,调蓄径流的功能减弱。
④缓坡修梯田(如黄土高原):a.增加下渗,地表径流减少,蓄水保土;b.减少含沙量,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减轻洪涝。
(3)城市化。
城市化导致硬化面积扩大,植被和裸地减少,故降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加剧,易造成城市内涝,地下径流减弱,蒸发、蒸腾减弱。建设“海绵城市”则会减轻上述问题。-1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拓展延伸利用水循环原理分析自然界的实例 -1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真题通关
(2015全国Ⅰ卷,1~3)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第1~3题。-1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 答案解析-1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考点二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
1.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1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2.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1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基础反馈
国家地理频道“探寻欧洲河流”摄制组到欧洲采访,历时一年,绘制出欧洲四条河流年相对流量变化示意图(如图)。读图,完成第1~2题。-1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1.图中河流流量变化受气温影响明显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依次位于( )
A.欧洲北部、欧洲东部、欧洲南部、欧洲西部
B.欧洲西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欧洲南部、欧洲东部
C.欧洲南部、阿尔卑斯山区、欧洲北部、欧洲西部
D.欧洲东部、欧洲北部、欧洲西部、阿尔卑斯山区 答案解析-1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2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2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2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方法技巧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
(1)河流径流量随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2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融水补给。
①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
②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某某(冬季气温在0 ℃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
①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
②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2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真题通关
(2016全国Ⅲ卷,7~9)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第1~3题。-2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解析-2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答案解析-2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2012全国卷,6~7)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第4~5题。
4.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5.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答案-2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思维流程 -2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常考图形之11]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
1.不同环境条件中的河流流量过程线
(1)地区(我国)。-3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2)天气(我国)。
(3)气候(北半球)。-3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2.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步骤
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表述了河流径流的特征和运动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总体反映。
(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特别是纵坐标应更加关注,如代表几个地理事物,各个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等。
(2)横坐标—时间变化—分析水文特征:径流及其季节变化、汛期、结冰期、断流、流量的年际变化等情况。
(3)以纵坐标的数值特征为依据分析径流量特征,如数值高低(峰值、谷某某)、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估算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确定汛期、洪峰流量、有无断流、流量季节(年际)变化等。-3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3.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内容
(1)流量的大小。流量大小取决于降水量(或冰雪融化量)及流域面积。如大气降水补给的水量一般较大,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小;但同样是大气降水补给,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大小差别很大。
(2)流量的季节变化。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季节变化大,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季节变化小。
(3)汛期时间及长短。如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在夏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大多在春季。同样是大气降水补给,夏雨型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在夏季,年雨型的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则多无明显的汛期。-3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4)有无断流。一般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的河流不会出现断流的情况。内流河往往由于冬季气温低,冰雪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而出现断流的情况。
(5)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造成的,也可能是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还可能是水库、湖泊、湿地的调节造成的。
易错警示一般而言,河水与地下水是相互补给的,但在地上河河段,河水只能单向补给地下水。如我国的黄河下游和长江上的荆江河段。-3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考点三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1.概念: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 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2.分类(按性质)
(1)暖流:从水温高 的海区流向水温低 的海区。?
(2)寒流:从水温低 的海区流向水温高 的海区。?
特别提醒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但在不同纬度的海区,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低纬的寒流水温可能比高某某的暖流水温高。-3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3.分布
(1)分布规律:
①以副热带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只在北半球存在)。?
③40°S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上的季风洋流,冬季呈逆时针 流动,夏季呈顺时针 流动。?-3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2)主要洋流及其分布: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北半球冬季)-3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3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基础反馈
读北半球某海域洋流分布略图,完成第1~3题。
1.洋流E的流向和性质分别是( )
A.向北 暖流 B.向北 寒流
C.向南 暖流 D.向南 寒流
2.F地的盛行风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有大渔场分布的海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解析-3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1.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 -4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4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2.联想法记忆分布模式
全球主要洋流的分布-4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洋流分布可采用想象法分数式“ ”联想记忆:中间分数线为赤道,也可说是赤道逆流,分子为“8”,按笔顺方向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洋及洋流流向;分母“0”,按笔顺方向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如下图:-4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3.北印度洋洋流的季节变化
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冬、夏两个季节,该海区的环流系统不仅流向不同,而且组成环流系统的洋流也不同。
(1)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见甲图)。
(2)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离岸风(西南风)的影响,深层冷水上泛,在上升流的影响下,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见乙图)。-4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4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方法技巧洋流流向及性质的判断
(1)判断洋流流向的方法。
①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
②洋流概念法: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③洋流性质法:水温低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寒流,水温高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暖流。一般寒流由高某某流向低纬,暖流由低纬流向高某某。
④特定环境法:密度流的流向取决于表层海水海区的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4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2)判断洋流性质的方法。
①“暖高寒低”: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某某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海区。如图1中A处是暖流,B处是寒流。
②“凸高某某,凸低为高”: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向高值为寒流,等温线凸向低值为暖流。如图2中A处是暖流,B处是寒流。-4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真题通关
(2013江苏卷,17~18)图1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2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完成第1~2题。-4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1.图1中甲处的洋流与图2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形成著名的渔场
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答案解析-4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常考图形之12] 地理分布模式图
地理分布模式图是利用某种模式反映地理事象空间位置联系的图形。如热力环流示意图、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等。-5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判读方法]
1.理解模式图的成图条件
模式图的成图都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是在假设的理想条件下对地理原理、规律的应用。如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是综合考虑盛行风、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等因素得出的。-5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常考图形2.揭示模式图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分布
(1)形成:海雾是由海面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下。
(2)分布:寒暖流交汇处多海雾;寒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低纬度,季节为夏季;暖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高某某度,季节为冬季。-6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真题通关
(2014全国Ⅱ卷,9)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第1题。
1.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
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
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答案解析-6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014江苏卷,13)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完成第2题。
2.某年7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
A.印度西海岸
B.澳大利亚西海岸
C.非洲东海岸
D.越南东海岸 答案解析[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3.7水循环和洋流》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