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教考策略》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教考策略
*_** 郑某某
2018年11月福鼎
初中阶段实用类文本类型
高中阶段实用类文本类型
省考实用类文本试题特点
中考实用类文本教学建议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第四学段阅读目标与内容
精读的评价,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
略读的评价,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
浏览的评价,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的信息。
——第四学段阅读评价建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简单的议论文
新闻
说明性文章
科技作品
非连续性文本
初中阶段实用类文本有哪些(我的理解)
2018年**_*语文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
2018-10-26
(1)议论文、说明性文章、新闻等实用性文章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环节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
①文章标题,它往往与文章的内容对象密切相关;
②每段文字的首句,它常常是对一段文章内容的总括;
③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多承上启下,成为前后内容的联系纽带,显示基本观点展开中的逻辑联系;
④穿插在说明、议论、叙述文字中间的抒情句、议论句。
2018年**_*语文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
2018-10-26
(2)议论文、说明性文章、新闻等实用性文章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主要信息。要注意文体特点不同,其信息也不同。
议论文主要是关于作者观点、论说(反驳)对象、各种论述材料(道理、事实、数 据、图表等),以及表明两者逻辑关系的提示等方面信息;
说明性文章主要是关于说明对象的性质、特点、成因、功能、规律等方面的信息;
新闻主要是关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等信息,这些信息常常包含在标题、导语、结语中间。
2018年**_*语文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
2018-10-26
(3)议论文、说明性文章、新闻等实用性文章对语言品味的要求,重点落在表达的准确严密和生动形象上面。准确严密是前提,体现了实用性文章的知识性、科学性、正确性。另外,还应注意实用性文章的语言风格,一般来说,有的比较平实,有的则比较活泼。(4)引导学生理解议论文论证方式的多样性,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5)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性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引资料等)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018年**_*语文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
2018-10-26
(6)科技作品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科技读物,不断汲取科技新知识,让学生在获得科学真知的过程中得到乐趣。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关注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注重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7)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新闻作品,要求学生准确、迅速捕捉主要信息,培养快速阅读的基本素养。教师不必过细分析新闻学上的专业术语。
——教学建议
2018年**_*语文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
2018-10-26
(3)现代文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阅读新闻、说明性文章和简单的议论文,欣赏文学作品。
②现代文某某,重在考查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考查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筛选信息、形成解释、反思评价、迁移运用的能力。
——能力目标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
1.理解 B
⑴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 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⑷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理解 B
⑴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涵义,包含的意义)(客观内涵)
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主观定义)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
2.分析综合 C
⑴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⑵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⑶ 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⑴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⑵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⑶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4.探究 F
⑴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⑵ 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⑶ 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
发现一:文本形式就是非连续性文本
发现二:材料含有新闻,报告(文字、图表)等
发现三:省考无论在形式上和考查的目标上都有某种程
度上的契合
课程内容
学习任务群6 思辨性阅读与交流(略)
学习任务群7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1.学习目标与内容
(1)学习多角度观察社会生活,掌握当代社会常用的实用文本,善于学习并运用新的表达方式。
(2)学习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理。
(3)具休学习内容,可选择社会交往类的,如会谈、谈判、讨论及其纪要,活动策划书、计划、制度等常见文书,应聘面试的应对,面向大众的演讲、陈述和致辞;也可选择新闻传媒类的,如新闻、通讯、调查、访谈、述评,主持、电视演讲与讨论,网络新文体(包括比较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还可选择知识性读物类的,如复杂的说明文、科普读物、社会科学类通俗读物等。
学习任务群7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2.教学提示
本任务群为1学分,18课时。
(1)教学以社会情境中的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主,合理安排读、调查、讨论、写作、口语交际等活动。
(2)社会交往类内容,在社会调查与研究过程中学习。
学习任务群7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2.教学提示
(3)新闻传媒类内容,在分析与研究当代社会传媒的过程中学习。如自主选择、分析研究一份报纸或一个网站一周的内容。分析其栏目设置、文体构成、内容的价值取向,撰写文字分析报告,多媒体展示交流。推荐最精彩的一个栏目、不同体裁的精彩文章1—2篇,并说明理由。尝试选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写作。
(4)知识性读物类内容,自主选择一部介绍最新科研成果的科普作品或流行的社会科学通俗作品阅读研习。
学习任务群7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以2018年省中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为例
2018年省中考语文实用类文本试题特点
1.考查文本的文体特征明显,考查了说明类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的新闻文本、图表文本等文体的阅读能力;
2. 简答题要求能够筛选材料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与问题,并给予归纳整合,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
3.选择题从不同层面加强了对文本信息的转述与整合,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覆盖学科素养,引导初高中教学有效衔接。
?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之一,其数量惊人,由于电脑键盘不可能为每一个汉字造一个按键,因此,需要替汉字编码,通过敲击多个按键来输入一个汉字。最早的汉字输入法,一般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拼音输入法。但是,早期的拼音输入法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单字重码率非常高,常常要翻很多页才能找到所需的汉字,输入效率低下。
?? 1983年,王永民推出了划时代的五笔字型输入法,该输入法只使用英文字母键中的25个参与编码,极大地解决了输入速度慢这一顽症;一旦背熟了“字根表”,就可以实现“盲打”。尽管五笔字型输入法有诸多好处,但“难学”这个致命弱点让其难以高度普及。反倒是拼音输入法,因为操作最为简单,始终没有被抛弃。
????
? 21世纪初期,拼音输入法有了长足的改进,特别是2005年以后,以搜狗为代表的新一代拼音输入法异军突起。它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通过自动升级词库等方式,保持词库处于最新状态;嵌入了网络搜索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随着各种个性化皮肤的涌现,其屏幕展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
2016年,搜狗CEO王小川提出搜狗拼音输入法将推出智能回复功能。王小川称.未来输入法不只是一个表达工具,它可以理解你的想法,别人向你提问,输入法会自动代替你回复。搜狗已经逐步上线这样的功能,目前大概有5%-10%的问题可以直接给出答案。
????
研究现代中国的历史学家汤姆?马某某说,中国在打字技术方面正大踏步前进,而西方远远落在后面。马某某指出,在电脑键盘上打英文,“是使用键盘的最基本方式”,在键盘上按下“a”键,“a”就会出现在屏幕上,“这不需要使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和内存”;但是,在连接到一台中文电脑的键盘上键入“a”,计算机将会“智慧”地推测你可能会打出的汉字,键入一个汉字,本质上是键入一组指令来检索一个特定的汉字。最后,马某某赞扬道:“使用键盘上26个英文字母按键,敲击出数万个繁复美丽的汉字,几代华人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 ??(摘编自武锐《中文输入法,智慧的代码》)
《中文输入法,智慧的代码》展现中文输入领域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与智慧,昭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信;这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性文章,考生需要在纵向思考的基础上,感悟我国在中文输入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与智慧,领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字数量惊人,而电脑键盘按键数量有限,要输入汉字,就要替汉字编码。
??B.五笔字型输入法推出的划时代意义,就在于它只使用25个英文字母键。
? C.搜狗等新一代拼音输入法使用各种个性化的皮肤,屏幕展现形式更丰富。
?D.王小川称,未来输入法能理解你的想法.会自动代替你回复别人的提问。
分析:考生需要对A、B、C、D四个选项所涉及的汉字数量、五笔字型输入法、搜狗等新一代拼音输入法、王小川观点等信息作出筛选、整合和判断。
反馈:本题选择题错选A的较多。
16.请简要概括拼音输入法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6分)
答:?操作最简单,但单字重码率高,输入效率低;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智能化程度较高;初步具备智能回复功能。
分析:?本题要求考生以“时间”为轴心,分析拼音输入法三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然后加以概括,侧重考查考生的纵向思维能力与概括能力。
?反馈:(1)无法确定哪“三个发展阶段;(2)答成“输入法”的三个阶段特点,把“五笔输入法”答成第二阶段的特点人数几乎达到八成;(3) 概括能力较差,摘抄原文语句作答。
???????????????????????????????
17.文章最后一段是历史学家汤姆?马某某的评价,(什么评价?)其中包含几层意思?请简要概括。(3分)
答:肯定中国打字技术发展迅速;强调中文输入法的智慧;称赞几代华人的不懈努力。?
分析:本题重在考查语段内的逻辑关系,先要分清层次关系,然后才能进行整合概括。
反馈:(1)没概括,摘抄原文;(2)没领会评价的对象是什么,如写成夸赞中国文字、中国文化、中国技术、综合国力、中国人民智慧、中国发展快速等;(3)术语杂糅混淆,如答成“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侧面”“暗指”等等。
?【材料一】2014年初,一封习近平总书记给全体留德学子的回信传遍全球。“走,回中国!”一时间归国成某某。这是一个国家崛起于世界舞台的“磁场效应”:良好的政治环境、强劲的经济实力和庞大的市场份额,对留学生形成了强大的吸附力。清华大学施某某教授的肺腑之言就道出众多海外学子的心声:“在外国做得再好,也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旁观者。回到国内,我会成为祖国变化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来中国求学的海外留学生数量也在迅猛增加。
????
【材料二】下表是“归旧潮”的有关数据 “归国潮”经历三段式发展期
?【材料三】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超过七成是有留学背景的“海归”。目前,全国共有留学人员创业园300多个,近8万名留学人才创建了一大批如环保、新能源、生物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与高徒陈某某、陆朝阳先后回国,他们组建了一支令世人倾慕的中国物理界的“梦之队”。“打破体制壁垒,制定优惠政策,诚纳天下英才”,在“归国潮”风起云涌之际,国家有关部门敏锐地把握住中国的发展大势,适时做出了加快人才建设的诸多战略决策。
非连续性文本围绕“归国潮”这一主题,以三则材料组成一组阅读材料,文字搭配图表,要求考生带着问题进入阅读,在阅读、分析与评价中,思考当下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能够产生“磁场效应”的原因,从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8.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近几年,80%左右的留学生归国,促使来华求学的海外留学生数最迅猛增加。
??B.我国政治、经济和市场强大的综合实力是形成留学生“归国潮”的主要原因。
??C.众多海外留学生不愿在国外做“旁观者”,希望同到国内,为祖国发展做贡献。
??D.潘建伟与高徒回国,是中国崛起于世界舞台的“磁场效应”的一种具体表现。
分析:A项之所以不正确,是因为强加了“条件关系”。
反馈:错选多BD选项,因为这两个选项是材料间的整合,分析综合能力差的学生容易失分。
????????????????????????????????
19.阅读【材料二】,请分别概括“归国潮”三个阶段“回流率”的特点。(3分)
答:???第一阶段,稳步上升;第二阶段,快速增长;第三阶段,保持在高位。????????????
分析:考查读图表、图文转换能力,要求能够筛选图表的信息,给予归纳概括。
反馈:大多数考生可以较好答出前两个特点,但第三个特点概括不够准确。
20.阅读【材料三】,请简要概括“归国潮”为我国带来哪些积极影响。(4分)
答:促进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中国科技队伍的实力;推动国家做出加快人才建设的战略决策。??
分析:考查分析综合能力,这题很体现学生的概括能力方面的思维品质。很有区分度,也有难度。 ?
反馈:活力和人才建设两个点只要筛选提取关键信息,得分率较高;重点项目建设和增强中国科技队伍实力两点,原文句子是具体形象的句子,需要学生抽象概括,大多数未能概括,大多数抄写原文句子。
某地中考语文实用类文本得分统计
教学建议
1.立足必备知识,提高关键能力。
2.关注基础性,着眼创新性。
3.夯实课文教学,提升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2.关注基础性,着眼创新性。
基础性具备适应高中学习或社会生活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它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上,它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既要关注基础性,更要着眼创新性。
解决好“读懂文本”、“明确题型”、“梳理做题方法”、“准确表达答案”这四个步骤。
教学建议
3.夯实课文教学,提升思维能力。
高考“考什么”的中“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四项内容也是中考“考什么”的内容,只不过在广度与深度有所不同而已。高考“怎么考”中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也是中考命题的风向标,只不过在涉及到的能力层级中有所区别。“考什么”与“怎么考”的基础都是课堂教学,只有课堂教学扎实了,思维训练有效了,学生才能在考场上体现语文能力的提高。
42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教考策略》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