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的反思交流

本文由用户“荼哥哥哟”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8 16:23:13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实践的反思交流》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实践的反思交流

“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战场,是教师教育和教学活动的主阵地。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最终达到“人的发展”的目的。为了进一步规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我们应遵循如下教学指导意见:

一、基本要求

遵循数学教学从现实背景抽象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索总结规律、构建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教学规律。构建创设情境----探究学习----拓展应用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

二、具体要求:

1、创设情境:情境的创设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既要符合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又要与数学学习紧密相连,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规律的目的。

2、探究学习

(1)系统的把握教材: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深刻体会教材意图,分析认真研究教材的知识系统和逻辑关系,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紧密结合数学知识挖掘其蕴涵的思想方法、数学文化,能瞻前顾后的分析教材、统揽全局把握教材,把每一部分知识纳入到所在知识系统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感受数学文化,感悟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2)让目标成为课堂的灵魂:三维目标的设计要全面、准确、具体、实用,一切教学活动都要紧紧围绕目标设计,让目标成为有效调控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的点拨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等一切学习活动的主线,突出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灵魂作用。

(3)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研究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准确把握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生长点,找准教学的起点。

(4)构建有效课堂:问题的设计要能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成为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沟通;留给学生观察、思考、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有序的进行独立思考  主动探究  合作交流  总结归纳等数学活动,有效的参与探索研究学习的全过程。

3.拓展应用

拓展应用练习设计要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实际,突出其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处理好几个关系

1、定位教学目标,处理好教材和学生的关系

专家学者对教材的编排和设置兼顾了知识结构、学生心理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因素而整体考虑的结果,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尊重教材、挖掘教材,在此基础上补充和整合教材使用。

(1)解构核心知识,建立旧知识和新知识方面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新知。

①整体把握,跳出本册教材看知识体系。

②解构知识,挖掘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建构概念。

(2)认真审视教材,剖析知识点,寻找其中蕴涵着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目标。基础知识蕴涵着数学本质并生成性,对这些知识的剖析和处理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数学教师在挖掘教材和知识点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渗透这些思想方法。

2、定位教学过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合理预设,安排时间,减少低效或无效环节。

②合理补充、整合教材、探索符合儿童心理需求与认知规律的教学设计。

第一、调整教材顺序,补充生活素材,培养学生探索式的学习。

第二、改变教材呈现方式,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进行数学的“再创造”。

第三、给教材配上一个“原型”,即给出现在教材中的静态的数学关系算式和题目等赋予有实际意义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去寻找算式及数学关系的意义,找到数学概念及数学题目的现实模型。

③组织有效地合作、探究、交流与评价活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定位课程资源,处理好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系。

(1)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第一、活用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第二、挖掘教材隐含的课程资源。第三、置换教材生疏的课程资源。

(2)善于开发和利用身边熟悉的课程资源:第一、选择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或现象作为教学资源。第二、选择有意义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教学资源。第三、选择学生自身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教学现场素材作为教学资源。

(3)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特有的物质条件中的课程资源。

教师要利用农村的土特产品做学具。农村学生受其经济条件的制约,大多数孩子不能购置价格较为昂贵或制作形状较为精美的学具,操作材料的缺乏严重地制约着农村孩子的学习和发展,也影响到课程的实施。因此,有必要开发和利用农村现有的物质资源,为数学学习提供表象支持。

(4)及时捕捉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

动态生成是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注重新的课堂要反对独白、青睐对话、突破预设、关注偶然、注重生成,帮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难忘经历,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善于倾听,积极体现学生的情感,关注不断生成的信息资源,善于观察思考,随机应变。从学生自信、困惑、犹豫、紧张、迫不及待、争先恐后、左顾右盼等灵活多变的姿态信息中,从学生正确或错误、重要或次要的语言文字信息中,捕捉并选择有价值的信息为有用的教学资源。

(5)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第一、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点和经验资源。第二、开发和利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差异资源。第三、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兴趣态度和情感资源。第四、开发和利用学生课堂表现和错误资源。

(6)环境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第一、开发和利用农村的人文环境资源。第二、开发和利用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资源。第三、开发和利用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中的信息环境资源。

数学日记-----------打开学生思维之窗

数学小报-----------记录学生整理过程

实践活动-----------呈现学生活动过程

“数学日记”改变着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成为学生体验数学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的载体。体现的是小学生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数学小报”记录的是学生自己整理知识,总结提升的过程,学生用自己稚嫩的手加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行深入思考之后绘制成的。

“实践活动”突出其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实践的反思交流》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