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地理-七上-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出世界上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感知影响差异的地理因素;认识发展水平高国家与发展水平低国家的差距;知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要的分布特征;理解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师的引导,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地理环境对发展水平的影响;通过小组讨论,能够认识到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间的差异;通过“开火车”小游戏,让学生正确区分常见国家类型;通过读图练习,归纳说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通过连线练习,理解“南南合作”、“南北对话”的含义;通过读手机关联企业的分布图,感知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巨变的阶段,感性思维浓郁,对新知识、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缺乏综合分析思维和能力。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关于国家发展的碎片化知识,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本节是本册的最后一节内容,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教师重点做好引导。
教学重点: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状况上的差异及其表现;
在地图中读图并归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征;
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知道发达国家的地理位置,读图并归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征;
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搜集重要国际组织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习题练习法、读图分析法、举例分析法、小游戏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会照片)
师:图片展示的是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场景。下面我们通过一段文字来了解亚洲论坛的成立时间及成立的目的。师出示文字。
生齐读文字。
师:亚洲论坛围绕经济的发展与合作与展开讨论的。怎样发展?为什么要合作?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出示课题: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二、探究新知
(一)学生自读教学目标,明白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地区发展差异
1、师阐述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差异显著的原因。
2、活动一:感知世界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A、找一找:出示灯光影像图,要求看图并思考,找出灯光最亮的地区,说出他们分布在哪个大洲哪一部位或是哪个国家?
B、比一比:引导同学们观察局部放大的灯光影像图,比较沿海和内地,哪个城市发展水平较高?
C、看一看:结合地形图,看不同地形的地区差异。教师重点引导同学们观察世界最高的高原山地地区与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的灯光明暗差异,让学生自己感受差异。
D、师生总结: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不同的地区发展水平不同,一般而言,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海拔低的平原地带高于海拔高的高原山地。
活动二:感知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活动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找出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之间的差异。每个小组在五个方面差异中主要找一个方面的差异。
A小组讨论。
B各小组组长交流本组找到的差异。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介绍本地农业工业发展的现状。
6、师过渡:在发展水平高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之间,以及每个国家内部,甚至每一个城市中,发展水平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我们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类。
(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1、小游戏:开火车。
师出示地图和游戏规则。分两组:发达国家火车组和发展中国家火车组.游戏规则:每个 同学说一个国家的名称,第一个说完,第二个接着说,依次进行,不能重复。每说对一个,火车前进100公里。比一比,哪列火车跑得远。
(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常见的国家类型及分布的大洲。)
A学生在地图按要求找国家。
B发达国家火车组的同学开始游戏。
C发展中国家火车组的同学开始游戏。
D师生总结比较两组的表现。
2、学生读图,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
A学生自己读图,完成下列练习题:
●世界有190多个国家中, 是发达国家, 是发展中国家。(少数或大多数)
●从区域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发展中国 家主要分布是: 。
●从半球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发展中主要分布在: 。
●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B师生交流。生答师出示正确答案。
连线练习。
A师出示“南南合作”“南北对话”及意义解释,事例框,要求学生思考后将相关内容用线边起来。
B学生答题,教师连线。
答题接力。
A教师讲要求:读“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图,学生按座位顺序依次答题。
B五位同学按第一至第五的顺序依次说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五个国家名称。
C五位同学按倒数第一至第五的顺序依次说出人类发展指数最低五个国家的名称。
D五位同学说出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五个国家所在的大洲。师出示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
E五位同学说出人类发展指数最低的五年国家所在的大洲。师出示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
(四)、国际经济合作
1、师过渡: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共同出现了如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之前的交流越来越方便,往来越便利和频繁,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这一切,都要求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2、师生读图分析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A师出示手机产业合作模式图,通过看过,初识经济合作模式。
B师生一起通过读图分析“为什么要加强国际合作”。
C生齐读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知识拓展:师生共同了解两个国际合作组织:联合国,世贸组织。
A师展示介绍联合国图片,并对功能作简单的介绍。
B学生介绍世贸组织的作用及中国加入该组织的时间意义。
教学后记:
本节课设计了活动、游戏等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方法来学习比较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差异;设计了开火车小游戏让学生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读图练习让学生独立归纳总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布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接力答题的方式,增加每个学生的答题机会,特别能促进学困生主动学习。合作与发展的内容中,重点突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因此,知识拓展展示了“联合国”“世贸组织”两个重要的国际组织。本节不足之处表现在:一是时间安排不当。在“学生交流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差异”环节,时间太长。而在“国际经济合作”内容时,时间过于短促。二是学生答题过程中,不足之处没及时纠正。在比较医疗水平的差异中,学生回答印度的医院是因为细菌多才带口罩,正确的是医护人员必须带口罩。在以后教学中,在多形式教学方法与提高课堂效率上多研究,更好安排好各环节的时间,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地理-七上-发展与合作-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