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扇形统计图》》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题
扇形统计图
单元
第七单元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1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难点
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修改调整
一、谈话导入
1.复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条形统计图:从条形统计图中能很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
(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探索新知
1.投影出示主题图。
介绍:这是六(1)班同学开展课外活动时的情境。同学们有的打乒乓球,有的踢足球,有的跳绳,还有的踢毽子……热闹极了!
2.出示六(1)班同学最喜欢运动项目的情况统计表。
项目
乒乓球
足球
跳绳
踢毽子
其他
人数
12
8
5
6
9
百分比
(1)学生观察统计表,交流获取的信息。
学生可能会获取到以下信息:
生1:我知道了喜欢乒乓球的有12人,喜欢足球的有8人,喜欢跳绳和踢毽子的分别有5人和6人,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有9人。
生2:从这个统计表中,还能看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喜欢跳绳的人数最少。
生3:还知道了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比喜欢足球的人数多4人。
生4:还知道了六(1)班一共有40人。
(2)交流统计表中“百分比”的计算方法。
提问:统计表中还有一栏“百分比”没有填,大家知道怎么计算“百分比”吗?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用喜欢的运动项目人数除以全班人数来计算百分比。
(3)学生独立计算,填写表格。
12+8+5+6+9=40(人)
12÷40=0.3=30%
8÷40=0.2=20%
5÷40=0.125=12.5%
6÷40=0.15=15%
9÷40=0.225=22.5%
(4)组织交流订正。
3.介绍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介绍:现在我们要将统计表中喜欢各种运动项目人数所在的百分比绘制成统计图,我们就可以选择绘制扇形统计图。因为扇形统计图可以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4.认识扇形统计图。
(1)投影出示扇形统计图。
(2)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整个圆表示什么?
(用整个圆表示全班学生的人数,也就是百分之百。)
(3)观察分析统计图。
①提问:用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好处?
可以清楚地看出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②各个扇形的大小与百分比的大小有关,百分比越大,扇形就越大;百分比越小,扇形就越小。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先让学生提出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回答。
三、反馈完善
1.教材第97页“做一做”。
这道题用整个圆来表示250g的牛奶,用图例的方式标明扇形统计图中各扇形代表的项目。
2.教材第100页“练习二十一”第1题。
通过对李明每天作息时间安排情况的统计图进行观察,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回答问题(3)时,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注意收集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在课上与大家进行交流。通过交流、讨论,学习更合理地安排一天的时间,做到劳逸结合。
3.教材第100页“练习二十一”第2题。
(1)根据这个扇形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2)如果陈东家每月生活费支出2000元,你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呢?
(可以提出求陈东家每月的各项支出分别是多少元的问题。食品:2000×30%=600元;还购房贷款:2000×30%=600元;教育:2000×15%=300元;服装:2000×10%=200元;水电:2000×5%=100元;其他:用2000×10%=200元。)
4.教材第101页“练习二十一”第3题。
通过对统计图的观察和具体数据的计算,使学生认识到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
通过对学生居住房间或教室内空气体积的估算,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渗透估算意识。
5.教材第101页“练习二十一”第4题。
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计算,填写表格。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教后反思】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扇形统计图》》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