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

本文由用户“jscdy0923”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8 23:36:52 举报文档

以下为《《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说明:

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这类文章借对山水风物的描绘,往往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本文是苏轼的代表作,在语言和思想情感上都是上上之作。对这类作品的解读往往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我的设计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体会为主,让学生了解本文诞生的背景,了解苏轼这位“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物。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要目标:掌握本文所涉的音形义(通假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并感受文本所表现的画面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

2、能力目标:通过诵读法指导背诵文本,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背诵能力;指导学生分析文本内容,尤其是抓住重点文句的理解指导景、情、理三者融合的手法,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赏析能力。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把握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

教学重点:

1、感悟诗人情感的变化,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3、感悟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赏析哲学之美

教学难点:让学生把握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师采用诵读指导和鉴赏指导,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继而来解决问题。教师在这里只是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为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不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使他们顺利掌握之。

学情分析 :

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的文言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也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现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重点由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逐渐转移到“鉴赏”的层面,并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另外,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长大,但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惑、碰到挫折,又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文章中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能对他们起到良好的教育和启发作用。以《赤壁赋》为载体,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品性之人。

教学过程:

一、书法出示,导入新课

展示苏轼书法杰作《赤壁赋》,然后导入,教师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解释课题,揭示背景

1、介绍“乌台诗案”

2、《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3、介绍“赋”这种文体。

三、诵读指导,整体感知

1、听鲍国安的诵读录音,让学生感受此文的韵律之美。

2、学生模仿读,教师指导。

3、整体感知五个自然段地每句意思,教师让学生讨论,一一解决之,并重点落实一下重要词语和句式的意思。

4、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一自然段:写作者和客人于壬戌之秋泛舟赤壁的所见所感。

第二自然段:写饮酒而歌时箫声的呜咽凄切之情状。

第三自然段:客人之回答,阐发怀古伤时之情。

第四自然段: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第五自然段:照应开头,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四、研习探讨,重点探究

(一)、研习探讨每一自然段。

1、探讨第一自然段

(1)、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

教师明确: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临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

(2)、本段的感情色彩如何?

教师明确:以喜悦为主。

2、探讨第二自然段

(1)、本段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境界?

教师明确:本段刻画了一个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喜”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什么不同?

教师明确: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某某,扣舷而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歌词中的“美人”指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习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当然,教会学生方法,改变学生的习惯比任何都值)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赤壁赋》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