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背影》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背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a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
b理解并积累生字、词。
2、过程和方法目标:a整体感知课文
b体会文章朴实的语言风格。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a、领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浓浓亲情
b、体会普遍普通人的无奈与悲凉的人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体会质朴语句的含意和表达作用、体会作者新颖独特的描写角度。领会记叙文材料的详略安排。
2、难点:四次背影描写及在文中的位置及其作用。
三、学法指导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质疑探究法
3、学会联系文本体会感悟生活。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具:教案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导出)
(师):上课之前,我跟同学们一起来朗读一首唐诗。多媒体演示小诗《游某某》
(师):同学们,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主题?
(生):母爱
(师)是啊,母爱。1991年,香港人举行最下的唐诗评选中,孟郊的《游某某位居榜首》。因为它歌颂的是母爱。那么,有没有一首诗,或一篇文章像《游某某》一样出名,表达父爱的呢?
(生):思考回答
(师):有这样的一篇文章,来赞美父爱的,并成为了不朽的经典,这篇文章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朱自清的《背影》。
(二)、板书课题
1、解题、《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性散文,也可以说是回忆性散文,本文写于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广大读者所传诵,多少年来也一直被选入教材,哺育了几代人。
2、作者简介(看多媒体)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_*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著名的散文有《匆匆》《绿》《荷塘月色》等。
3、检查课前预习情况
给加点的字注音(出示课件)
奔丧 差使 狼藉 簌簌 妥贴 踌躇 迂 蹒跚 箸 拭 琐屑 晶莹
(三)、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多媒体影音朗读)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读完第一遍,师生共同解决学生不懂的字词)
2、学生朗读
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别找不同的小组读。6段齐某某。圈点批注(1)、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2)、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3)、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
(四)、理清脉络
1、(师):有文学评论家说,《背影》是一幅画,是一首诗,是一顿精神的佳肴,我们看如果她是一幅画,这幅画的主体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画描绘下来
(生讨论归纳)徐州奔丧 浦口送别
2、(师):文中几次出现“背影”,请你在“背影”前加上一个动词,根据几处背影,我们来理解文章的结构。
3、板书讨论结果:(多媒体导出)
(一)、难忘背影 思念父亲 (开篇破题)
1、徐州奔丧 (渲染铺垫)
(二)、描绘背影 2、浦口送别 细心关照 站台买橘(刻画渲染)
3、站台分手
(三)、再现背影 (别后怀念) (篇末点题 )
(五)、质疑探究
1、教师质疑:(多媒体导出)
(1)、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背景。
(2)、文中一共几次提到了背影?分别找出,给每一次的背影起一个名字。
(3)、文中一共写了作者几次流泪,为何流泪?
2、学生质疑:讨论学生阅读时的批注,并分析理由
(六)、品味赏析
1、语段某某 :《月台买橘》片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予了你许许多多的关爱,你也一定被深深的感动过,也许是一次送别,也许是一个眼神,也许是一份特殊的礼物,请你叙述一件令你最为感动的事?(小组交流)
3、课外篇目:龙应台的《目送》(多媒体导出)
(八)、教师总结
1、教师总结、世间的爱千万种,唯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教会了让我们如何去懂得爱。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悄悄移向他们,去感受他们的爱吧。
2、播放《懂你》
(九)、布置作业(多媒体导出)
1、课外阅读朱自清的散文
2、以《读懂身边的爱》为题,写篇小文章。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背影》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