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孔子 走进论语

本文由用户“mcl1987”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0 06:19:02 举报文档

以下为《走近孔子 走进论语》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孔子

徐水一中

王某某

走近

孔子

走进

《论语》

公元前551前,有一个叫颜某某(征)在的女子在尼山祝祷归家后,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tiXXXXXo)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

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

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怎么与众不同?

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XXXXX,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hXXXXX)和母亲颜某某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

这个人是谁?

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也。

走近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春秋末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某某。鲁国陬[zXXXXX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孔子是举世公认的文化名人,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1.孔子生平介绍

人生主要轨迹

1、十五起自学礼乐

2、三十“杏坛说仁”

3、五十“为政以礼”

4、周游列国(55-68岁)

5、退修诗书,献身文教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XXXXX为政》

孔 府

孔府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

孔庙座落在曲阜城内,其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是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

孔 庙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

孔 林

1994年孔庙、孔府、孔林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开创儒家思想               

1.时代背景:

天下有道,则礼乐

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

征伐自诸侯出。

“礼”的思想:

(1)含义:

“周礼”

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2)礼的实践方法:

对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

对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克己复礼

不知礼,无以立也。

地位:立国立身的基础。

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维护等级秩序)。

“仁”的思想

含义:

“爱人”

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

“仁”的思想

对于统治阶级:

“为政以德”

子曰: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则民善。

对于普通人:

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仁”的思想

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孔子“中庸之道”的应用?

政治:为政宽缓,纠之以猛。

哲学:敬鬼神而远之。

人性:性相近,习相远也。

义利:见利思义。

审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个人修养: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教育思想与成就

(1).教育对象:

(2).教育目的:

(3).教学方法:

(4).教学内容:

不分贫富贵贱

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成人”、“君子”

仁与礼的统一,兼济天下

因材施教

言传身教

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

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

六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的教材。

三、万世师表——古代大教育家

走近孔子

孔子因求仕得不到重用,乃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

走近孔子

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某某“韦编三绝”的程度。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对中国:

四、泽被后世----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1)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2)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打破贵族对文化垄断,有利于教育普及民间。教育思想主张影响至今。

在亚洲

对世界: (3)孔子学说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儒家思想成为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日本、朝鲜、越南)(“儒家文化圈”)

在欧洲,明清以后,孔子学说被传到西方,欧洲一些启蒙思想

家从儒学中受到了启发、借鉴和鼓舞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瑞典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某某[1988年]

对当今人类社会:XXXXXXXXXX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思想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人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

孔子虽非帝王,但历代帝王皆将其敬奉为先帝,特做帝王像 。康熙帝尊孔某某“万世师表”。你如何理解?

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一统

春秋(出现)

战国(蔚然大宗)

秦朝(打击)

汉代(主流)

宋代(理学)

明清(批判继承)

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影响深远。

东西方的先哲

孔子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

天不生仲某某 万古如长夜

——《朱子语类》卷3

华夏思想智慧的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的先师

至圣孔子

论 语

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走进论语

一部《论语》与一个民族

一部书竟然指导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岿然屹立2000多年!

东方,儒家文化圈也!一部书竟然让整个东亚展现出共同的文化风貌,从而与西方世界决然有别!

一部书,历经百年劫难,竟然依旧浴火重生!在信息时代依然能为迷茫的人们指导人生,并让我们这个民族重新看到文化复兴的拐棍,看到文化复兴的希望!

一代圣人,泽被千秋

1、半部论语治天下!——北宋宰相赵某某

2、一部《论语》即可以打倒希腊七贤。——法?魁奈

3、 “在伦理道德和治国理政方面,堪称首屈一指 !”“欧洲的贵族和商人在东方所有的发现,只知道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道德的与物质的世界。”“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我们不能像中国人那样生活,真是太不幸!”“孔子常说仁义,若使人们实行此种道德,地上就不会有什么战争了。”——伏尔泰

中国人不可不知:五句《论语》经典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德不孤,必有邻;? 5、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集,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它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

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

走进《论语》:

走进《论语》

《论语》是这样一部书,它记载着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着孔子的著名学生的言语行事。是早期语录体散文。

《论语》以记言为主,故称语。论,编纂(zuXXXXXn)的意思,应某某lXXXXXn;语,言谈。

《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走进《论语》

在表达上,

《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在编排上,

《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某某,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走进《论语》

与另外几部书合称为“四书五经”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也叫“四子书”。

“五经”

是《诗》、《书》、礼》、《易》、《春秋》五本书的合称。

孔子虽非帝王,但历代帝王皆将其敬奉为先帝,特做帝王像 。康熙帝尊孔某某“万世师表”。你如何理解?

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一统

春秋(出现)

战国(蔚然大宗)

秦朝(打击)

汉代(主流)

宋代(理学)

明清(批判继承)

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影响深远。

你知道关于来自《论语》中孔子的哪些名言?

孔子说:学习并能经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让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你,你却不埋怨,不是很有君子修养吗?

1.关于学习教育:

孔子说:懂得从温习旧知识中学习新知识,就可以做人家的老师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惘;只思考却不读书,那就是徒然耗费心力。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他们身上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不好的地方就改正。

孔子说: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受教育,不管他属于那种类型。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而且对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学生不同的教育。

孔子说:父母在世,最好不要出远门。如果实在要出远门,也

必须让父母知道有个明确的地方。

儿行千里母担忧

孔子说:“花言巧语,善于伪装,这种人谈不上仁。”

鲜(xiXXXXXn):少

子贡问:“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做。”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利益。

坦:安某某。

荡荡:广远之称。

戚戚:时时忧虑之称。

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论语》的思想体系

仁爱

礼乐

孝悌

天命

教育

中庸

修身

(孝悌)为仁之本

克己复礼以为仁

德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孝)施于有政,是亦为政

义利

立于礼成于某某

贫而乐,富而好礼

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学以致其道

入则孝出则悌

孔子学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也给全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颁奖辞】

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圣哉,孔子!

感谢有您![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走近孔子 走进论语》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