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表格信息图形化》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教学设计
成安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 杨某某
一、教材分析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课本《信息技术基础》第四单元 “加工表达信息”第一节“策划表达方式”中的内容。本节主要通过“表格数据的图形化”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化关系,从而更容易地发现和理解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
(2)认识图表的作用与适应范围,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
2、?过程与方法
(1)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图表的完善和修饰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作风。
? 三、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自主独立完成一定要求的学习任务。并且刚刚学习了“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掌握了Excel的基本操作,这为本节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难点、重点
教学重点:图表的制作方法其步骤。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的转换目的和信息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以及如何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相联系。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创
设
情
景
师提出问题: 2014年 10大省市人均存款排行榜今年6月初新鲜出炉,下面将排行情况以文字,表格、图表三种方式呈现给大家,哪一种方式看起来更直观呢?
文字(单位 元):北京 112292.42 天津 52273.79
广东 47574.78 上海 87720.02
重庆 32486.20 山西 36873.28
辽宁 45234.62 浙江 53402.11
陕西 32686.20 江苏 42915.60
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通过文本、表格与图表三种表现方式的对比,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题。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创
设
情
景
表格:
2014年 10大省市人均存款排行榜
省市
人均存款(元)
北京
112292.42
天津
52273.79
广州
47574.78
上海
87720.02
重庆
32486.20
山西
36873.28
辽宁
45234.62
浙江
53402.11
陕西
32686.20
江苏
42915.60
图表:
生回答:图表。
师提问:如何制作这些图表呢?通过图表我们能否发现其隐含的信息呢?
新
课
教
学
思
考
讨
论
1、制作图表
先请同学们利用已有知识,根据使用菜单的经验,观察选择制作图表命令。
师:图表是外部引入的,类似于图片。所以我们可以尝试着用哪种方式制作图表?
生:可以用两种方法制作图表:一是“插入/图表”;二是“工具栏中的图表命令”。
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讨论和分析问题。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新
课
教
学
任
务
数
据
2014年全国21省民用汽车保有量及增长速度
城市
汽车保有量(万辆)
增长速度
山东
1407.1
10.20%
广东
1328.44
12.80%
江苏
1104
15.70%
河北
997
3.70%
辽宁
539
5.80%
北京
532.4
2.54%
湖南
443.4
11.50%
重庆
441.07
8.20%
安徽
437.3
16.30%
山西
429.8
3.40%
福建
388.49
16.00%
内蒙古
371.7
6.00%
广西
319.48
14.20%
江西
296.5
15.60%
天津
284.89
4.20%
吉林
282.97
14.70%
新疆
277.28
14.00%
上海
255.19
8.50%
甘肃
185.3
18.49%
宁夏
96.59
13.10%
青海
69.67
13.90%
新
课
教
学
任
务
驱
动
自
主
探
究
任务一(制作图表):根据以上表格完成“2014年全国21省民用汽车保有量”的柱形图图表制作。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自主尝试完成图表的插入。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制作图表时数据源的选择。
任务一设计意图:图表的插入不是难点,学生可根据教师的提示,自主尝试完成图表的插入,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新
课
教
学
结论1:表格图形化的四个步骤:1)确定图表的类型2)确定图表数据源3)设置图表选项4)设置图表位置。
新
课
教
学
任
务
驱 动
自
主
探
究
任务二(图表类型的合理选择):选择一种恰当的图表,来呈现“2014年全国21省民用汽车保有量各省所占比例”。
提醒学生不要从第一步开始再进行图表的制作了,而应当通过右键的图表类型进行转换。
部分学生继续前面的第一个探究任务。部分操作熟练的学生开始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尝试解决此问题。
师:如何恰当的选择图表类型?各省汽车保有量所占比例使用饼图,为什么不再用柱形图或者折线图?引出三种图形的比较。对比展示:用柱形图和折线图同时表示各省汽车保有量所占比例,显然饼图恰当。
结论2:三种图表使用范围:
柱形图表????擅长比较数据间的多少与大小关系。
折线图表??? 反映事物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从而帮助我们作出预测或者推论。
饼形图表??? 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适用于描述数据之间的比例分配关系。
结论3:更改图表类型,要求体现所占比例无需删除重做,鼠标右键命令对应制作图表的四个步骤,可选择相应命令修改图表和更改图表类型。
任务二设计意图:兼顾不同层次差别的学生,尽量顾及每个学生的发展。同时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的方式攻克本节课难点“图表类型的转换以及依据信息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敢于尝试探究的精神。
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比较分析问题。
学生不仅要学会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来制作统计图表,还能根据统计图来分析数据信息,并能做出准确决策。
教师提示、示范如何进行数据分析,为之后的任务做铺垫。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新
课
教
学
任
务
驱
动
自
主
探
究
任务三(对相关数据图形化,作出研究分析报告):依据2007-2014年中国城乡互联网普及率数据,选用恰当图表对提供的数据作图形化处理,并请分析:(1)城乡普及率增长情况如何?(2)城乡间普及差距逐年增大,原因是什么?(3)如何解决城乡数字鸿沟?并请各小组形成合理的研究报告。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城镇
26.0%
33.9%
43.0%
49.6%
54.6%
57.4%
60.3%
62.8%
农村
7.4%
12.3%
15.5%
18.6%
20.7%
24.2%
27.1%
28.8%
参考结论:(1)通过做出的折线图可以分析出:尽管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在不断增长,但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异仍有扩大趋势,2014年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名村地区34个百分点。(2)城乡间存在差距增大的原因一方面是由城镇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农村互联网普及推进工作的成果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由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这也是呈现差距的主要原因。(3) 妥善解决城乡数字鸿沟的方法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除了完善硬件设施,也要为农村网民提供了解和熟悉网络的必要引导,政务机构和主流媒体应当有更积极的作为。
任务三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和信息技术的手段对问题进行研究,从中学会合作、学会互助、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个任务,突破本课难点,即图表数据的分析。
主题任务内容可以触动学生的思考,渗透和人文内涵。
新
课
教
学
交
流
评
价
1、布置课堂评价任务:
进行组内自评,推荐展示作品,安排发言人表述分析报告----他组进行点评----完成课堂评价表
2、点评作品
让学生学会懂得欣赏,学会科学多元的评价,善于交流与表达,培养良好的自省、人际交往和言语等智能,以及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次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表格信息转换为相应的图表形式的操作,同时,明确要从我们的转换目的和信息需求出发选择相对应的图表类型,最终,我们要借助于图表所呈现出的直观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
归纳本节课知识点。
课后任务
布置课后拓展任务:
①调查我班同学视力情况。
②制作出恰当的统计图表。
③形成分析报告。
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再次激发学习热情,体验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教学目标明确,三维目标定位合理。
2、课堂中学生的主题地位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明显,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精神得到充分发挥。
3、整个教学规范、结构完整、紧凑有序、衔接自然,教学过程层次分明、任务递进、体现了学生不断探索进取的过程。
4、大胆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学会分析、研究和思考问题。在教学中整合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通过相关研究问题的思考讨论、小组合作分析解决,形成结论报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信息技术的手段和研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发现事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明显渗透“统计是为决策服务”的思想。
5、在教学中贴近现实生活,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利用合作探究课题任务环节,让学生对不同课题的研究进行统计分析。老师就在课堂内容上做文章,抓住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调查课堂,让学生学会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和研学方式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唤起内心思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并进一步体会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6、学生有充分展示和表达的机会,关注了细节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采取多元评价策略,让学生懂得欣赏、学会交往和自省,真正获得学习幸福感。
二、不足与提高
1、分层教学思想有体现,但任务本身内容难易程度设置上分层性不够突出,可以尝试将人物细化分解,深入提高来解决。
2、可提供的调查数据略显单薄,可考虑为学生真实调查的结果。
三、再教改进设计
1、课前在各班安排分组任务,分别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和初步统计,调查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获取一些真实可靠的数据,作为本节课数据分析的数据源。
2、为解决层次差异带来的问题,真正地让每位学生都动起来,都有收获。首先,采取在组内再分工的办法,如数据调查、统计、分析、汇报、评价等工作都分工到位,让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其次,操作任务的布置上同样进行分层处理,基本探究任务、提高探究任务、合作探究任务,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完成,尽力而为。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表格信息图形化》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