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重力 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六章第3节《重力》教学设计
马某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知道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重心)。
(3)通过传感实验,探究并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关系的过程,了解分析数据的方法,提高处理实验信息的能力。[来源:
(2)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能够用心体验和观察,表述自己的观点,提高信息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重力的存在及应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乐于主动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关的现象。
(2)通过对重垂线校准的操作产生提高自己能力和应用知识的愿望。
(3)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情感,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探究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重力的方向及对重心的理解
学生利用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探究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因为实验方案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可以顺利的独立完成实验获取实验数据,但是,数据分析是学生的弱势,本节课引导学生求比值观察数据和介绍图像法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重力的方向易某某,但不易检验和验证,所以本节课借助投影仪和可移动电子教鞭系统捕捉物体下落的轨迹,将隐性的过程显性化,突破教学难点。重力方向的应用,考虑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课上通过挂画和检测水平面是否水平的实际任务来帮学生构建铅垂线和水平仪。
重心比较抽象,从支撑物体的一点能够使物体静止作为切入点,帮学生建立对重心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学生观看影片: (生活中常见物体下落的现象)
1.瀑布的流水
2.跳伞者跳伞
3.蹦极爱好者纵身一跃
4. 电磁铁释放铁屑
学生思考:
1.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征?
2.为什么会向下运动呢?
教师:由于地球的吸引把物体拉向地面,物理学中把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重力及重力的特点。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重力概念
教师:地球附近所有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符号为G,关于力通常从力的三要素进行研究。
2.重力的三要素
(1)认识重力方向
教师:演示静止的小球释放后下落。
问题:[来源:学_科_网]
①小球由静止释放会下落,下落的方向由什么决定?
②同学们观察小球的下落并说说重力的方向?
③物体下落太快,不方便观察和验证,能否想办法让重力的方向便于观察和验证?
教师:通过重力方向演示仪器记录物体自由下落的轨迹,则重力方向为沿直线向下,右端放一水槽,水槽外有一把尺子,尺子上边缘与水面向平,将尺子推出相当于将水平面延长,用三角板测量,轨迹与水平面垂直,确定重力方向为竖直向下,再拿一根细线下端挂有重物,释放重物,发现细线与轨迹平行,将重力方向过渡为沿细线拉直方向,将右端放于水平支撑面上的水槽置于斜面上,发现细线拉直方向不变,得出重力方向与物体所在支撑面无关,总是竖直向下。
结论: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重力方向应用实践:
学生活动一:比一比谁的画挂的正(两名同学到黑板前挂画)
小组任务:根据重力方向的特点,从桌面上选取一样器材判断一下谁的画挂的正。
教师:下端挂有重物的悬线叫铅锤线。工人师傅用它检测墙壁是否竖直,家里用它检测冰箱放置是否平稳。
学生活动二:查一查平面是否水平
小组任务:生活中除了要检测是否竖直以外,还经常要检测平面是否水平,比如窗台、铺完的瓷砖,同学们的桌上也有一个平面,能否从桌面上的器材中给铅垂线寻找一个搭档来检测一下桌面上的平面是否水平?
小组展示: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放于平面上,将铅垂线与另一条直角边进行比对,如果平行则为水平面。
教师:为了方便将二者组合到一起来检测平面是否水平,成为水平仪。
(2)探究重力大小[来源:Zxxk.Com]
学生体验:用双手掂一掂大小砝码,说说感受。
教师:物理中将重力的大小成为重量。将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由于钩码受到重力的作用将弹簧拉长,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钩码重力的大小。
学生活动三: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来源:Zxxk.Com]
提供器材:钩码 弹簧测力计
设计实验:
提示问题:①实验中改变哪个物理量、如何改变?
②实验中需要记录哪些数据?
③只测量一组数据能找到关系吗?
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重力/N
质量/kg
1
2
3
分析数据:
1.观察数据说说重力大小和质量大小的关系。
2.求重力大小和质量大小的比值。
3.建立坐标系,横轴为质量轴,纵轴为重力轴,将数据为坐标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得到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
结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3)了解重心的位置
教师演示一:一根粗细均匀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棒,支撑在中央位置静止。
分析:木棒各个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仅支撑在一点就将重力向下的效果抵消,就相当于木棒的全部质量都集中于支撑点的上方的某一点,将这一点称为物体的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教师演示二:将薄圆柱体放于斜面上由静止释放,观察运动方向。在圆柱体的边缘放置一金属块,使得圆柱体的重心偏离几何中心,改变圆柱体放置的情况出现圆柱体由静止释放后可能向上、可能向下、也可能不动。
学生:猜猜结果
师生共同分析小实验的奥秘。最后教师将圆柱体利于桌面上轻轻一推,如同不倒翁。提问:
重心的位置对物体的稳定性有影响吗?
结论:物体重心越低支撑面越大稳定性越强
【学以致用:】
1.为什么交通法规禁止货物超高?
2.赛车为什么底盘低,轮子间距大?
(4)重力的由来:播放微视频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
6.3重力
重力:G
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三要素:
重力的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
重力的大小 G=mg
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重力 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