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_**石化一小二年级数学德育案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数学课堂上的德育教育
——《小数的认识》带给我的思考
【案例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一个多元经济并存,多元文化碰撞的时代展现我们面前。面对这个令我们日新月异的世界,我们发现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意识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等现象。对这些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勤俭自强精神淡化、和谐相处能力较差等问题理应及时予以解决。因此,2005年3月14日,在**_*议上,市科教党委和市教委联合颁布了两份“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文件——《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简称“两纲”),它们打破了课内外的界限,串连起年级的脉络,勾勒出了**_*。这高高竖起的两块鲜亮的“引导牌”: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让全市的青少年在思想道德的成长道路上认清了方向,踩准了步点。作为教师的我们能针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与活动中主动地、灵活地、创造性地、有效地加以落实,不断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提升生命质量。
【案例描述】
在教学《小数的认识》的课程时,我首先简要介绍小数的发展史。通过小数发展史的介绍引导出学生们对小数由来的兴趣。同时,自己着重采用讲述的方式说明我国古代用小棒表示的方法。这种把小数点后面的数放低一格的示意方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数表示法。而在西方,小数出现很晚。最早使用小圆点作为小数点的是法国数学家克拉维斯。现在,有部分国家用小圆点“.”表示小数点,还有一部分国家用“,”表示小数点。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宣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使用小数的国家。
【案例反思】
首先,利用教材攫取德育教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学教材中,不仅包括了数学基本知识的内容,同时也蕴涵了十分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内容。因此,自己认为必须通过深刻钻研教材并从中充分攫取教材中的两纲因素。在教学学生数学知识的时候,把教材内隐含的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常识,及时地灌输给学生,把两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教学中。在数学课本中,每个年级,每个学期都有许多知识点是可以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环保、礼让等教育的。
《小数的认识》就是利用数学发展历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这节课就蕴含着民族精神教育,老师讲中国古代的数学告诉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由每个学生心中油然而生。课程中通过介绍中国古代的小数计数方法,知道中国是最早提出和使用小数的国家,让学生体会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摄取有关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信息,及时进行教育。
凌某某
2018.11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_**石化一小二年级数学德育案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