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电荷与电流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子夜星空灿烂”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5 01:09:16 举报文档

以下为《物理--电荷与电流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电路探秘

电荷与电流(1)

学校 八( )班 姓名 组别

一、课前尝试

1.自然界有两种电荷,一种 电荷,另一种 电荷。

2.课前准备:丝绸、玻璃棒、毛皮、橡胶棒、电学仪器。

二、新知尝试

(一)摩擦起电

活动一:利用你身边的器材,跟同伴一起找点电,比如小气球摩擦头皮小气球会________说明小气球摩擦头皮后小气球____________用刻度尺摩擦头皮后,让刻度尺靠近小纸屑,观察发生的现象,刻度尺会 ___小纸屑,说明刻度尺与头皮摩擦后 。

同时也说明带电物体可以吸引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摩擦起电原因:物体内有两种不同的带电粒子,一种 带 电;另一种   带 电。通常情况下,带电量相等,所以互相抵消,摩擦使一个物体上的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带 电 失去电子带 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 电。。

原因的应用: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上的_______会 _____,所以丝绸得到电子带 电 玻璃失去电子带等量的 电;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毛皮上的电子从____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毛皮会带_______电,橡胶棒则带________的负电。

活动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设计实验(画图或文字描述皆可)(利用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带正电,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带负电)

结论: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

(二)静电

摩擦起电后这些物体所带电荷叫

雷电(静电放电)

日常生活中静电的现象你见过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害的静电的预防(静电的放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电的应用(P127页阅读)

静电除尘、静电喷漆等等、

原理:带电物体可以吸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器喷出是_____________)

三、新的问题

1、能否让电荷持续地流动起来?

2、合上开关电灯为什么能持续发光?你能否用身边的器材试试让小灯光持续发光

课外阅读:电的发展史

1.公元前的琥珀和磁石

??????公元前600年前后,泰勒斯看到当明的希腊人通过摩擦琥珀吸引羽毛,用磁钱矿石吸引铁片的现象,曾对其原因进行过一番思考据说他的解释是:“万物皆有灵。磁吸铁,故磁有灵。”这里所说的“磁”就是磁铁矿石。希腊人把琥珀叫做“elektron”(与英文“电”同音)。他们从波罗的海沿岸进口琥珀,用来制作手镯和首饰。当时的宝石商们也知道摩擦琥珀能吸引羽毛,不过他们认为那是神灵或者魔力的作用。在东方,中国人民早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就已经具有天然的磁石知识。据《吕氏春秋》一书记载,中国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就已经有的指南针,他们在古代就已经用磁针来辨别方向了。

??2.磁,静电

?????? 通常所说的摩擦起电,在公元前人们只知道它是一种现象。很长时间里,关于这一种现象的认识并没有进展。

?????? (1)磁,静电与吉尔伯特 ??????? 英国人吉尔伯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御医,指出地球本身就是一块大磁石吉尔伯特还研究了摩擦琥珀吸引羽毛的现象,指出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琥珀上,而且存在于硫磺,毛皮,陶瓷,火漆,纸,丝绸,金属,橡胶等是摩擦起电物质系列。把这个系列中的两种物质相互摩擦,系列中排在前面的物质将带正电,排在后面的物质将带负电。那时候,主要的研究方法就是思考,而他主张真正的研究应该以实验为基础,他提出这种主张并付诸实践,在这点上,可以说吉尔伯特是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开创者。

(2)雷和静电 ??????? 在公元前的中国,打雷被认为是神的行为。认为雷是静电而产生的是英国人沃尔,那是1708年的事。1748年,富兰克林基于同样的认识设计了避雷针。能不能用什么办法把这种静电收集起来?这个问题很多科学家都考虑过。1746年,莱顿大学教授缪森布鲁克发明了一种存贮静电的瓶子,这就是后来很有名的“莱顿瓶”。缪森布鲁克本来想像往瓶子里装水那样把电装进瓶子里,他首先在瓶子里灌上水,然后用一根金属丝把摩擦玻璃棒能到水里。就在他的手接触到瓶子和棒的一瞬间,他被重重地“电击”了一下。据说他曾这样说过:“就算是国王命令,我也不想再做这种可怕的实验了”。富兰克林联想到往莱顿瓶里蓄电的事,于1752年6月做了一个把风筝放到雷雨云里去的实验。其结果,发现了雷雨云有时带正电有时带负电的现象。这个风筝实验很有名,许多科学家都很感兴趣,也跟着做。1753年7月,俄罗斯科学家利赫曼在实验中不幸遭电击身亡。通过用各种金属进行实验,意大利帕维亚大学教授伏打证明了锌,铅,锡,铁,铜,银,金,石墨是个金属电压系列,当这个系列中的两种金属相互接触时,系列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带正电,排在后面的金属带负电。他把铜和锌做为两个电极置于稀硫酸中,从而发明了伏打电池。电压的单位“伏特”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19世纪初,正是法国大革命后进入拿破仑时代。拿破仑从意大利归来,在1801年把伏打召到巴黎,让他做电实验,伏打也因此获得了拿破仑授予的金质奖章和莱吉诺-多诺尔勋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物理--电荷与电流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