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1《物质的分类》

本文由用户“q39403886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07:41:52 举报文档

以下为《必修1.1《物质的分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物 质 的 分 类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很快就能找到你需要的书呢

你身边的分类

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垃圾分类回收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图书分类

菜谱分类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生物分类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你知道分类方法有多少种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方法

试想想:没有分类的世界的模样会怎样?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1、请回顾初中学过那些有关物质类别的概念?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酸、碱、盐、氧化物

2、请大家用已有知识对上述概念进行分类,并用图示把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

思考与交流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物质

纯净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单质

混合物

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写在物质分类的下边:O2、Cu、He、H2SO4、Ba(OH)2、KNO3、CO2、 MgO 、空气、盐酸

稀有气体单质

Cu

O2

He

H2SO4

Ba(OH)2

KNO3

CO2、 MgO

空气、盐酸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实践活动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物质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

(2)树状分类法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田亮

刘某某

罗纳尔多

姚明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中国运动员

外国运动员

球类运动员

非球类运动员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交 叉 分 类 法

原因

角色多重性

前提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例.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1)交叉分类法

思考:在下例中我们主要利用什么标准来分类的?除了这个标准之外,你还可以用什么标准 给物质分类?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具体物质

物质所属类别

按阳离子种类

按阴离子种类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Na2CO3

钠 盐

碳酸盐

Na2CO3

正盐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这是交叉分类吗?为什么?

交叉分类法:物质类别之间有部分交叉

简单分类法及应用

2、化学反应的分类

硫在氧气里燃烧

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化合反应

金属与氧气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物质

纯净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单质

混合物

【问题】

下边的分类法属于什么分类方法?你是根据什么原则判断的?

稀有气体单质

Cu

O2

He

H2SO4

Ba(OH)2

KNO3

CO2、MgO

空气、盐酸

树状分类法

回顾与反思

物质

纯净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单质

混合物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稀有气体单质

(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1.物质的分类方法

树状分类法

树 状 分 类 法

树状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

物 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化合物

单质

C、S、P

Ca、Na

H2CO3

H2SO4

NaOH

Ca(OH)2

CaCO3

Na2CO3

CO2

CaO

树状分类法

【小结】

分类一般步骤: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对于化学研究而言,便于了解各类物质的共性和各类反应的本质;对于工作和生活而言,则提供便利,实现高效。

确定分类标准

小 结:常用的简单分类方法

单一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

特点:物质类别间有相交叉的部分

特点:同层次中各类别间相互独立

化学物质分类

【 课后讨论交流】

请大家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分类

Na2SO4 钠盐

NaNO3 钾盐

Na2CO3 硝酸盐

K2SO4 碳酸盐

K2CO3 硫酸盐

KCl 盐酸盐

NaCl

没有绝对严密的分类,人们对于物质的认识本来就是不断更新的,我们往往选择一种有利于我们研究物质的方法来分,分类不是目的,而是归类系统研究物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类是为了更系统的研究物质,对其加深了解。

作业

教材P29——1、2、3、4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方法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1.在豆浆里加了白糖,豆浆依然像牛奶一样——纯白甜蜜。可若在豆浆里加进少量酱油或红糖,却很快凝成白花花的叫做豆花的东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阳光灿烂的清晨,在茂密的树林里,你会看到什么景象?

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在豆浆里加了白糖,豆浆依然像牛奶一样——纯白甜蜜。可若在豆浆里加进少量酱油或红糖,却很快凝成白花花的叫做豆花的东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阳光灿烂的清晨,在茂密的树林里,你会看到有什么景象?

3.你知道烟、云、雾是怎么形成的吗?

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

分散系的概念

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

1.在豆浆里加了白糖,豆浆依然像牛奶一样——纯白甜蜜。可若在豆浆里加进少量酱油或红糖,却很快凝成白花花的叫做豆花的东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阳光灿烂的清晨,在茂密的树林里,你会看到有什么景象?

3.你知道烟、云、雾是怎么形成的吗?

4.江河入*_**形成三角洲?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什么是分散系?

分散系由哪两部分组成?

回忆

分散系的概念

把一种(或多种 )物质 分散

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分散系的概念

从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考虑,可以组成几种分散系?为什么

继续回忆

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质 分散剂

以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为依据:

九种

分散系的分类

【整理与归纳】

请仿照初中学过的溶液、溶质和溶剂,参照教材,写出下列概念

1、分散系:

2、分散质:

3、分散剂: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

能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去的物质

被分散到其中的物质

【小提示】

1、不同的分散系取决于分散质微粒大小的不同!

2、10-9m=1nm(纳米)

请同学们分别列举一种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讨论它们是否属于分散系?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分散系的概念

几种常见分散系的分类、比较

分子、离子

很多分子集合体

很多分子集合体

均一、稳定

不均一、不稳定

不均一、不稳定

不能

不能

小于浊液

大于溶液

大于溶液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溶液

浊液

1nm

100nm

乳浊液

悬浊液

纳米

1nm=10-9m

分散系的概念

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一个异常现象,我们先重现一下该同学的实验,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学生分组实验1】

a 取一支小试管,加入2mL蒸馏水和1mL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到沸腾,观察。

b 取一支大试管,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试管里加入5-6滴饱和氯化铁溶液,再加热,保持沸腾半分钟。停止加热,观察。

科学探究

分散系的概念

【实验现象探究】

(1)a 操作中的沉淀是什么物质?

(2)b 操作中的红褐色物质是什么成分?

(3)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和离子方程式 吗?

分散系的概念

【学生分组实验2】

取一支试管加入2ml水,滴加两滴氯化铁溶液,制成氯化铁稀溶液,与待测液(b试管)、氢氧化铁沉淀物(振荡后)一起用激光器照射,观察现象。

胶体的概念

探究目标

微粒是什么物质?

微粒的大小?

该混合物有什么性质?

胶体的概念

结论

红褐色溶液不是通常的氢氧化铁沉淀;也不是没有发生变化的氯化铁溶质。

混合物中有肉眼看不见的颗粒,颗粒比沉淀小,比水分子和离子大;

胶体的概念

胶体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一种特殊的分散系——胶体

胶体的概念

【活动与探究】 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性质有何不同?

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两只烧杯置于暗处,用聚光手电筒(或激光笔)照射(如下图),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观察实验现象。

胶体的性质

实验一

丁达尔现象

当一束强光透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现象。

溶液

胶体

1.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胶体和溶液?

分别用聚光手电筒照

射两种分散系,液体里

有一条光亮通路的液体

则为胶体,无此现象的

为溶液。

丁达尔现象

交流与讨论

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现象

为什么浊液及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

【知识拓展】

溶液中的粒子

煮沸过的FeCl3中的粒子

浊液中的粒子

不同大小的固体颗粒对光线的作用

分散系分类的依据

【分散系分类依据】:

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划分。

【胶体概念】:

分散质粒子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直径

10-9nm

10-7nm

方法—过滤

仪器—滤纸

分离胶体与浊液用滤纸,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

分离胶体和浊液用什么方法呢?

常见的胶体

【知识拓展】

丁达尔现象

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

(2)电泳—

(3)胶体凝聚—

胶体微粒对光线散射而形成

一条光亮的通路。

(应用:鉴别胶体和溶液)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分散质

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阳极)作定向运动的现象。

胶体发生电泳现象说明 [Fe(OH)3]胶体颗粒带电荷

(应用:提纯和精制胶体)

加入电解质等方法能使胶体凝聚。

(应用:鉴别胶体和溶液)

(3)胶体的凝聚

(1)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

布朗运动、同种胶体的胶粒带同种电荷

(2)胶体的凝聚

①破坏胶粒的带电结构——加入电解质

由于胶体胶粒带有电荷,加入电解质后,由于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能中和带有负电荷胶粒的胶体和带有正电荷 胶粒的胶体。

胶体的性质

③升温—— 增加碰撞机会

④搅拌—— 增加碰撞机会,并破坏

双电层结构

②加入电性相反的胶粒

——破坏胶粒的带电结构

胶体的性质

(3)胶体的凝聚

1、人们喝豆浆,常加入白糖,而不加入食盐。

2、喷墨打印机由于混用了几种不同品牌的墨水,而导致喷头堵塞,影响使用。

3、某些胶体,只需涂在伤口表面,就能有效止血。

4、在医学上,许多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5、国防工业上有些火药、炸药必须制成胶体。

6、在金属、陶瓷等材料中加入某些固态胶体粒子,可以使材料更耐冲击、不易断裂。

都与我有关

我是胶体

请课下阅读教材28~29页

的相关资料。

感兴趣吗?

胶体及其应用

谁是胶体?

动手实践

农夫山泉

酸梅汤

果缤纷

冰绿茶

雪碧

常见胶体及其应用

分散系

【本课小结】

分散系的概念

一、分散系的两种分类:

1、按照分散质、分散剂的状态分类

2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类

二、胶体

1、定义

2、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小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C

随堂练习1

常见胶体及其应用

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属于一种分散系

B、有丁达尔效应

C、可以通过滤纸

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

1nm ~100nm之间

D

随堂练习2

常见胶体及其应用

1、辨认身边的一些常见物质是否为胶体?牛奶、 豆浆、 蜂蜜水、食醋等

2、分组完成一份有关胶体性质与用途的小报告

3.课本P29——5、6、7

作业

常见胶体及其应用

课后思考与交流

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稀硫酸溶液,随着硫酸量的增多会出现什么现象?说出你的道理?

常见胶体及其应用

作业:课本P29——5、6、7

回目录[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必修1.1《物质的分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