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SKY54702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02:47:31 举报文档

以下为《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主题:圆的周长

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 大河完全学校 李某某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2.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概念的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的,是前面学习“圆的认识”的深化,“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教学,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又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以及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圆的周长前已经理解了周长的意义,掌握了关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半径,直径的关系并且会画圆,能测量出圆的直径。这节课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前面的知识为这节课的学习活动做好了铺垫。同时学生对各项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非常感兴趣,并且本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动脑思考,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相互探讨学习的风气较浓,对新事物比较感兴趣,平时教学中,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老师只要充分发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是乐意做课堂的主人的!

目标

1、能说出圆形物体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在测量活动中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能说出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3、能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学习祖冲之的课外知识,体会爱国主义情感。

评价任务

任务1:以小组为单位,说出什么是圆的周长,找出一些圆形物体的周长。

任务2:向同桌说出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在练习本上用字母表示。能说出圆周率的意义。

任务3:独立完成练习题的题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创设情观看课件“森林晚会”

的动画,在教师的引导

1、播放课件“森林晚会”的动

画:当播放到小白兔和小灰兔境,引起猜想:认识圆的周长下,认识圆的周长,动手找出一些圆形物体的周长。

赛跑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周长,

2、引导学生从准备的实物

中各自拿出一个圆,并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环节二

动手操作,引导探索1、用手中的学具测量圆形物体的周长。

2、思考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3、小组合作,用学具测量出四个不同的圆的直径和周长,并计算它们的比值,填表格。

4、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圆周率的意义,阅读祖冲之的介绍。

5、在教师引导下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1)学生自己验证:各自量出所准备的四个不同大小的圆,分别测量它们的直径和周长填到课本上面的表格中,并计算它们的比值。

(2)观察数据。

(3)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板书: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评价任务二

1、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具采用不同的方法体验与测量圆的周长。

2、启发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3、验证猜想,探求圆周率

4、介绍祖冲之,认识圆周率。

5、由小组实验引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环节三

解决问题,体会运用先独立思考后完成,再集体反馈。

一、判断.

1.XXXXX=3.14 ( )

2.圆的周长是它的半径的∏倍。( )

3. 圆的直径越大,它的圆周率就越大。( )

4.只要知道圆的半径或直径,就可以求圆的周长。( )

5. 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

二、生活运用.

1、电脑课件出示主题图。

如果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让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cm,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学生完成后,让学生打开课本对照,反思自己的解答过程)

环节四

全课总结,反思评价学生尝试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至少能说出一方面的收获。

附:所需条件

教具准备:自己设计课件,圆片,绳子,软尺,直尺。

学具准备:为每小组准备不同的圆形物体3-4个,圆片,软尺,直尺,绳子。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