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毛某某《好饿的小蛇》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小班绘本阅读《好饿的小蛇》教案
工作单位:唐家庄第一幼儿园
姓 名:毛某某
联系电话:***
一、设计意图
《好饿的小蛇》故事内容简单,画面形象有趣,作者用了苹果、香蕉、饭团、菠萝、葡萄五种孩子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平行式地展现故事内容,符合小班孩子最近发展区的需要和内容不断反复并进行模仿的心理特征。
这本书的译者彭某某先生说过“一本图画书讲了三个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讲的故事、文字和图画一起讲的故事。”它的文字像不断重复儿歌一样,朗朗上口,让人不得不爱。形象的象声词“啊呜”、“咕嘟”的反复出现,使故事充满了趣味性,而小蛇滑稽、贪吃的模样深深吸引着孩子,适合小班孩子进行模仿与表演。近期我园正在开展“微信朋友圈亲子阅读”活动,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向家长们推荐了这本绘本,并开展了教育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感受、理解小蛇吃各种水果身体变形的故事情节。
2.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性语句创编活动。
3.感受故事的幽默与滑稽,体验语言游戏活动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苹果、香蕉、葡萄、菠萝等水果模型、围裙、袜子、绘本书、头饰若干。
知识准备:幼儿有认识基础几何图形的经验,参与绘本阅读的兴趣。
四、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情节;乐意表述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学说句式“好饿的小蛇,扭来扭曲在散步”。
活动难点: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语句创编活动。
五、课时设计:1课时
六、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讨论法、视、听、讲结合法。
七、教学媒体:绘本馆、PPT.
八、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从口袋里拿出小蛇 ,介绍故事主角。
2、提出问题:小蛇要去树林里散步,看看小蛇是怎么去的?
3、引导幼儿学习小蛇扭来扭去的样子。
(二)理解故事
1、出示苹果图片观察苹果的样子。
1)师:小蛇扭来扭去在小树林里发现了什么?(苹果)
师:你看到的苹果是什么样子的?(幼儿根据看到的图片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自由讲述。)
小结:小蛇见到了一个圆圆的、红红的苹果。
2)出示小蛇吃过苹果过后的样子,幼儿探索发现原来是小蛇将苹果吞了下去。
师:咦,小蛇怎么了?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为什么你知道是苹果呢?(小蛇把苹果吞进了肚子)(小蛇肚子中间像一个苹果的样子)
3)出示小蛇张开嘴巴的图片,幼儿观察。
师:这么圆圆的、红红的苹果真好吃呀,小蛇是怎么吃的呢?(张大嘴巴,"啊XXXXX呜--咕嘟",把苹果整个吞到了肚子里去。)
4)请幼儿模仿小蛇吃苹果的体态动作,并学说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2、通过欣赏图片(小蛇吃过香蕉、葡萄和菠萝后的样子),反推故事相关内容。
1)出示小蛇吃过香蕉、葡萄和菠萝后的样子的图片,幼儿观察。
师:小蛇在小树林里扭来扭去,还吃了很多的水果,你们猜,它都吃了什么水果呢?
2)幼儿讨论小蛇吃了什么水果。
A:香蕉(出示小蛇见到香蕉的图片)师:香蕉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黄黄的,弯弯的)
小结:原来小蛇是吃了香蕉,所以身体变得弯弯的了。(请幼儿模仿小蛇吃香蕉的体态动作,并说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B:葡萄 师:你是怎么知道小蛇吃的是葡萄的呢?(幼儿根据看到的图片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自由讲述。)葡萄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紫紫的,一颗一颗圆圆的)(出示小蛇见到葡萄的图片)
师:原来小蛇是吃了葡萄,所以身体变得一颗一颗圆圆的了。(请幼儿模仿小蛇吃葡萄的体态动作,并说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C、菠萝:师:你是怎么知道小蛇吃的是菠萝的呢? 菠萝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绿绿的叶子下面是黄黄的,身上长满了刺)(出示小蛇见到菠萝的图片)
师:原来小蛇是吃了菠萝,所以身体变得刺刺的了。(请幼儿模仿小蛇吃菠萝的体态动作,并说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3.出示小蛇见到苹果树的图片,讨论小蛇见到苹果树后会怎么样。(重点猜测:小蛇是怎么吃小树的?先XXXXXXXXXX再XXXXXXXXXX最后XXXXXXXXXX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讲出小蛇爬树、翻身、吞等等动作,教师提炼简单的辅助动作展示给幼儿看,帮助幼儿理解小蛇吃树的一系列连续动作。)
1)师:小蛇在树林里吃了苹果、香蕉、葡萄还有菠萝,它继续在小树林里扭来扭去的散步,突然它发现了一棵长满红苹果的树,小树会怎么样呢?它会怎么吃呀?
2)欣赏小蛇吃苹果树的图片,并学一学小蛇吃树的样子。(请幼儿模仿小蛇吃小树的体态动作。教师语言指导:小蛇真调皮,它扭来扭去,扭来扭去,爬上小树,爬到最上面,张开大嘴巴,"啊XXXXX呜"一口,"咕嘟"一下,把整棵小树都吞了下去,变成了一棵奇怪的小蛇树。 教师动作指导:当老师讲到小蛇吞小树的时候,老师鼓励宝宝张开大嘴巴,可以站起来,把头往下低,表示模仿小蛇从上往下吞小树。
(三)复述故事
1、准备了装饰成草地的围裙,穿在身上,各种水果藏在围裙的口袋里。
2、从口袋里拿出小蛇,很自然的引出故事。
3、在幼儿已经初步理解了故事的基础上,以具有递进性三个问题使幼儿巩固“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的句式。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蛇?2)小蛇在干嘛?3)它发现了什么?4、把袜子套在手上,从身后慢慢拿出,运用袜子小蛇配合动作按顺序引导幼儿复述故事。(吞下的水果装进袜子里)
(四)创编故事—游戏体验
创设蔬菜园的情景,投放多种蔬菜水果,“这条袜子小蛇真有趣,你们也来变成小蛇吧”当每个小朋友的手上都戴上了袜子以后,很自然的每个小朋友都融入了自己是小蛇的角色。
(五)结束部分
学学小蛇爬出教室,提醒幼儿小蛇虽然可爱,但是我们吃东西不要像小蛇那样一口吞下去,要做到细嚼慢咽。
九、活动延伸
1、幼儿在区域活动时间自主选择头饰,玩《好饿的小蛇》的角色扮演游戏。
2、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蔬菜水果,继续体验创编的乐趣。
十、活动反思
在此次活动过程中,我通过以神秘的围裙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深深地抓住了幼儿的眼球,孩子们感受到了故事的风趣幽默,理解了故事的情节。活动中幼儿可以主动开动脑筋,根据小蛇的形状大胆猜想。
但是活动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在小班绘本阅读活动中,我觉得教师的肢体语言可以再夸张一点,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其次在活动中过多的引导幼儿观察小蛇肚子的形状,而忽略了细节的东西。如:欣赏小蛇的不同表情。小班阅读中读图更加重要,应该引导幼儿更加细致的观察图画,欣赏小蛇的不同表情,感知小蛇吞下不同东西的不同感受,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毛某某《好饿的小蛇》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