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本文由用户“mhp80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10:59:37 举报文档

以下为《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五章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河湖和人类的关系

(利与害)一、河湖概况1、内流区和外流区

内流河和外流河

(分属太、印、北三大流域)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和分布(成因)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要素:水位、流量、含沙量、冰期、汛期、落差

成因:受气候、地形、植被的影响

三类不同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差异比较及成因分析3、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特征:流程短,多为季某某,上游水量比中

下游大

补给:冰雪融水(受气候影响)、山地降水

塔里木河

4、京杭运河

起止点、经过的省市、沟通的水系

历史和现在所起的作用

5、湖泊

淡水湖和咸水湖

两大湖区

中国五大淡水湖二、长江1、中国第一大河

长度、流域面积、径流量—中国第一

2、源流概况

源地、归宿

流经省区和地形区(11省、5大地形区)

上、中、下游的划分(各段水文特征)

支流和湖泊

各段名称附:长江各段水文特征上游:源头—宜昌

落差大、峡谷多、水流急、富水力

中游:宜昌—湖口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水量大

下游:湖口—入海口

江河水深3、巨大的水能

成因:水量大、落差大

集中河段:金沙江段、三峡段

水能开发:在干流上修建水利

枢纽工程和水电站

水能利用率低4、防洪和灌溉

①、中下游洪涝成因

a、流域广、支流多(水系特点)

b、流经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

长、水量大

c、流域内普降暴雨,三股洪水同

时袭来(气候异常)

d、上、中游山区森林破坏、围湖

造田(人为原因)

②、危害:一旦发生水灾,损失惨重③、防洪措施

a、工程措施

加固堤防

修建水库和分洪、蓄洪工程

重点治理荆江河段

b、生态措施

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工程

退耕还湖、退耕还林、水土保持

④、灌溉事业的发展5、黄金水道①优越的航运条件

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

干支流通航里程长,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

②巨大的运输价值

a、与铁路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的优点

b、长江流域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城市众多

c、干流航道与多条铁路以及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③、发展长江航运的重大意义

④、“黄金水道”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⑤、整治及利用

a、对川江航道和荆江的治理

b、疏浚长江航道,加强沿江港口建设

c、扩大沿江开放,大力建设沿江

经济带作业1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要素包括哪些?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2、我国东部河流的汛期变化自南向北有什么规律?这与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有什么关系?

3、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分别以哪种补给形式为主?影响它们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4、长江丰富的水能主要集中在哪些河段?为什么?

5、说明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以及防洪措施。

6、为什么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从长江优越的航运条件及巨大的运输价值两方面分析)三、黄河黄河的“功”“过”

“利”与“害”

如何兴利除害1、中国第二长河

①、不是第二大河(原因)

②、源流概况

源头、入海(“天”、“海”)

流经省区、地形区、干湿地区

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划分

各段水文特征:

上游:水量大、多峡谷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治黄根本

(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植被,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工程措施方面:打坝淤地、修筑梯田)

c、在下游加固大堤,修分洪、蓄洪工程治黄—炎黄子孙的神圣使命必须标本兼治,防洪、治沙并举,多种措施同时进行。作 业1、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2、黄河为什么易某某?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

3、治理黄河在上、中、下游各应采取什么措施?4、黄河下游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5、黄河问题为什么成为中国的忧患?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