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用比喻 点亮语言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mayi652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00:51:23 举报文档

以下为《学用比喻 点亮语言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学用比喻 点亮语言 教学设计

讲课内容所属年级:三年级 学科:语文

适用对象:二、三、四年级小学生

教学背景:

在使用语言的过程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种修辞手法,可以起到很好的表达效果。诸多的修辞手法中,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形象,容易理解。小学一二年级已经接触到比喻句了,但没有深入去讲,三年级学生开始写作文,为了使表达的句子更生动形象,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学用比喻是个好方法。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比喻句,以及比喻句的特点。(重点)

2、了解用比喻表达的基本效果。能够判断比喻句和非比喻句。

3、 学会应用比喻句,使句子变得更形象更生动。(难点)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修辞的王国,今天我们来学习比喻这种修辞手法。

二:认识比喻句。

1、什么是比喻句?

俗称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 ,他们有相似点,便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深奥的事物,能形象生动地写出本体的特点。

以下面两个句子为例,说明他们是比喻句。

①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②大象的耳朵就像两把大大的蒲扇。

细细的春雨和纺出的线是不同性质的事物,而且他们都有相同的特点就是又细又长。

大象的耳朵和蒲扇也是不同性质的事物,他们都是大,而且是扇形的。

三:比喻句的基本结构。

1、比喻句要具备的三个必要条件是本体,喻某某,比喻词。

2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某某 (打比方的事物),他们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而且两者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如:像,好像,好似,如同,仿佛,成了,变为......

3、举例找出句子中的本体,喻某某,比喻词。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叶”是本体,“大圆盘”是喻某某,“像”是比喻词。

四:识别比喻句的方法。

我们一般用“三看一比法”来判别比喻句和非比喻句。

一看有没有“本体”

二看有没有“喻某某”

三看有没有“比喻词”

“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某某相比,本质是否相同,本质不同,就是比喻句。

注意:一般在明喻中本体,喻某某,比喻词缺一不可。

五:练习使用比喻句。

1、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① 小明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② 四(3)班里有很多民族,像汉族、回族、撒拉族等等。

③ 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④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3、看图写比喻句。

找出前后两幅图片的共同点,写两个比喻句。

教学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是比喻句,怎么判断比喻句,怎么写比喻句,让我们都来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多观察,多练习,在平时说话,写作中多用比喻句,让句子生动、形象,美起来吧!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学用比喻 点亮语言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