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现代诗二首——雨巷》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现代诗二首——雨巷》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
2.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知诗歌的意象及特征,由此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与领悟能力。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品读鉴赏法、诵读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在特定时代的哀婉的心曲。今天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芬芳。(板书题目作者)
二、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梦鸥,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复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三、走近雨巷,聆听诵读
江南小巷,在霏霏春雨中,该有怎样的一番情致?让我们随着音乐,来听听戴望舒笔下的《雨巷》,听的时候,体验这首诗的整体情绪。
出示易读错字的字音
彳亍(chXXXXX chXXXXX):慢慢地走,走走停停。
颓圮(tuXXXXX pXXXXX):颓败,毁坏。
太息:叹息。
1、诵读指导。
听完这首诗,你感受和体验到作者的感情是什么?
明确:孤独,寂寞,忧郁,哀怨,忧伤,彷徨等(感情基调)。
2、问:那我们该怎么去读这首诗呢?
明确:一般来说,激烈奔放的感情可用快读,而忧郁凄苦的感情适合用缓读。
低沉、缓慢、略带悲伤。
3、学生带着以上的情绪,自由朗读诗歌。
4、学生示范朗读,学生评价,教师评价鼓励。
四、徜徉雨巷,精读品味
(一)品味意象。
1、问: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朦胧)作者为了能营造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
明确:共有6个。背景道具——雨巷、油纸伞、篱笆墙、丁香。
人物形象——我、姑娘。
具体解读意象
雨巷
这是由“雨”和“巷”两个意象构成的。
雨是细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试问闲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某某。”细雨迷蒙,天色阴沉就易产生伤感。
小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青砖灰瓦青石路面,色调阴冷。这是一条空巷,而且残破。有“颓圮的篱墙”。这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
(2)篱笆墙
这个篱笆墙是颓圮的,就是让人感觉有种破败、凄凉的气氛。
当雨巷、篱笆墙结合起来,于是便营造出幽深、寂静、朦胧、凄美的氛围。
(3)油纸伞
油纸伞本身就给人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感觉。它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XXXXXXXXXX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现在,这把油纸伞出现在丁香姑娘的肩头,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暮春时节,在寂寥的雨中,一伞风雨凭添了氛围的冷漠、凄清,抒情主人公黯然消魂的形象跃然纸上。
迷蒙的细雨笼着狭窄破旧的小巷,再加上让人怀旧的具有隐蔽和遮挡作用的油纸伞、颓圮的篱墙,这几个意象构成了一个阴冷迷蒙破败空寂的背景,给人的心理体验是冷漠、凄清、又惆怅。
(4)丁香
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形状象结,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花落在谁是主?思悠悠闲!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李某某《浣溪沙》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李商隐
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总之,丁香给人美丽、高洁、愁怨、容易消逝的感觉。
五、合作探究
1、探讨“我”的象征意义。
明确:我是一个有所追求的青年。孤身一人,彳亍着,心事重重,是一个孤独寂寞的独行者,也是一个追求者。
2、在文中找出与丁香姑娘有关的词语或句子。
明确:结着愁怨,
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
哀怨、彷徨,
默默、彳亍,
冷漠、凄清、惆怅,
走近、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到了、走尽,
消散了、太息一般的眼光。
3、诗人为什么希望逢着这个丁香姑娘?那么丁香姑娘是否真有其人,还是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呢?(讨论“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明确:(1)丁香姑娘——爱情理想的象征
丁香姣好却容易凋落,姑娘美好但倏忽即逝。丁香姑娘已经成为抒情主人公和我们读者共同的期盼和向往。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这个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姑娘就是诗人爱情向往的象征?
(2)丁香姑娘——革命理想的象征
(3)丁香姑娘——人生理想的象征
诗人为何如此低沉幽怨?
①戴望舒出生于一个银行职员家庭,虽然不太富有,生活也是无忧无虑。然而一场天花给他脸上留下了片片瘢痕,这生理上的缺陷,常常被当作取笑的把柄,诗人的性格从此变得非常沉郁。——性格的忧郁
②《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1927年的闻一多在诗集《死水》中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1927年的朱自清在清华园里“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时代的忧郁
③匿居松江期间,诗人对施蛰存的妹妹绛年产生了爱慕之情,但生理的缺陷使诗人心中满溢着自卑感,给本来甜蜜的初恋罩上了一层无形的阴影。没有真诚的理解,爱情之花注定要枯萎,他终于与恋人分手了。——爱情的忧郁
4、西方有一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确实,诗歌的鉴赏就是欣赏者通过艺术想象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每个人,由于思想水平、生活经验以及艺术修养等条件的差异,对诗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要尽力展开想象,以有限的意象,概括出尽可能丰富的生活内容。现在请同学们联系诗人的经历和写作背景,展开联想,诗中的“雨巷”、“丁香般的姑娘”和“我”让你联想到了什么?“诗言志,歌咏声”,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明确:
A.政治诗(姑娘=我)
执着追求者“我”——有追求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在时代黑暗和衰落的背景下,想探寻“我向何处去”,想走一条光明的道路,但他们又感到前途渺茫,无路可走。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失落的渴望、幻灭的追求,如“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却始终没有遇到这样一位姑娘,因此我们可就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一特定背景为凭借,将它理解为一曲表达理想哀歌的政治诗。
情绪:苦闷、彷徨
基调:困惑、幻灭
B.看成爱情诗未尝不可(姑娘=姑娘)
情绪:失恋
基调:哀怨
C.看成哲理诗也有道理(姑娘=理想)
丁香姑娘——人生理想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
情绪:可望而不可即
基调:无奈
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诗人在黑暗现实中找不到出路却又不甘沉沦的精神痛苦与迷茫。《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像梦一样来,又像梦一样地飘逝。
六、写作特色
思考:诗歌采用了怎么样的艺术手法?
明确:
(一)它采用了象征手法。如: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二)优美的音乐旋律
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舒缓悠扬的旋律。正如叶圣陶所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1、诗歌的节奏美
(1)继承<<诗经>>重章叠句的传统,形成诗歌回还往复的节奏美。第三节:“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这些连贯的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2)词语的反复使用。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词的重叠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加强了诗歌的节奏美。
2、诗歌的韵律美
(1)押韵,韵脚:长、巷、娘、怅、样等。
(2)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对于美好的东西,我们都想得到,当我们得不到的时候,自然会痛苦失落。《雨巷》的成功正在于戴望舒写出了我们每个人都曾经体验过的一种感情,那就是“忧伤”。诗歌把诗人的感觉就是这样传输给我们,使我们产生了共鸣。现在,请同学们酝酿感情,把握节奏,带着诗人传递给我们的忧伤,在江南缠绵的雨中撑一把油纸伞,走过苔痕斑斑的青石板路,走进那条细雨迷蒙的小巷中,也去体验一下在小巷中彳亍独行的意境。XXXXXXXXXX让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将本诗齐读一遍。
七、拓展延伸
1.改写诗歌
本诗在总体内涵上显示出一种幽微、渺远的意绪与空灵寂寥的意境,表现出一种东方诗歌的特有感伤美的情韵。看来对这首诗歌印象很深刻,下面我们将印象再加深一层。
要求:挑一个你最喜欢的意象,并用散文化的语言加以描述。
示例:
雨巷
细雨,如幕,笼住了这长长窄窄、窄窄长长的石某某,驳落的檐头,刻进了多少的历史沧桑?濡湿的青石板路,如蛇般蜿蜒向前,在尽头等待的是望穿秋水的欣喜,还是冷彻骨髓的幻灭?小巷无语,静默的站着,站着XXXXXXXXXX雨,越发的细密了。
姑娘
一袭紫裙,默默的行走在悠长的青石板路上。你丁香般的芬芳填满了空气的每一罅隙,太息般的眼光结着丁香的哀怨,投向寂寞的雨巷。细雨微寒,那撑起的油纸伞能否为你抵挡此刻的风雨?漫漫长途,谁能为你拂去心底的凄婉迷茫?
“我”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这悠长的窄巷,暮风吹寒,吹乱了漫天的雨丝,也吹乱了我如潮的心绪。千万个日夜的期盼终于窥得你美丽的容颜,但,还未欣喜,你已离去。留给我的是你满巷流转的淡淡的芬芳。就让我这样独自固守下去吧,终有一天,我会用我的热情解开你心中的丁香结,会让你冷漠的脸在我的掌心绽开如花的笑颜。
我在一个阴雨天,撑一把油纸伞,彳亍着,巷子阴暗而悠长,我的心情也被淋得湿漉漉的。我的心在期待着,期待着一位丁香一般的姑娘走来。奇迹竟然发生了,她出现在巷子的另一头,也撑着一把油纸伞,穿着紫色的长裙,轻轻而来,如同一个紫丁香般的梦。这姑娘似乎给这寂寥的雨巷注入了生机,“我”似乎忽然抓住了希望。然而,她只是飘过了我的身边,一个照面间,只投出了“太息般的眼光”,又静静地隐去。消了颜色,散了芬芳,眼光也没留住。我感到冷漠、凄清又惆怅。
2.学唱歌曲
播放视频:《雨巷》歌(刘天华作曲,罗某某、虞某某)学生跟随着吟唱。
八、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现代诗二首——雨巷》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