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3.12》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在中央设丞相,总揽行政大权相权很大设中朝(决策机构)
外朝(执行机构)相权被削弱相权一分
为三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设政事堂)相权进一
步分割废丞相制废除丞相二.中央集权制的发展预学:秦汉以来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思考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趋势及影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二.中央集权制的发展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一)汉朝2.汉武帝:
①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严禁官僚为诸侯王某某,与其勾结),解决王国问题。
②设十三部州和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控。材料1:
诸府置知府事一人,掌总理郡政。……诏知府公事并须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凡兵民、钱某某、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元)脱脱等《宋史》二、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二)宋朝材料2:
中央逐步收回节度使和大将的兵权,且时常加以调动。这些将领虽统率军队,但军队的调遣则需听命于枢密院。同时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地每隔几年更换一次,将领却不随之更动,“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此外,还实行“守内虚外”政策。宋太宗言:“外忧不过边某某,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朱某某《中国古代史》1.设置路—州(府)—县三级制。
2.行政:中央派文臣(知州)担任地方官;
设通判监督知州,可直接报告皇帝。
3.军事:收回地方兵权,充实中央禁军。
4.财政: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二)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二)宋朝作用:
1、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
中央集权。
2、逐渐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膨胀,为北宋
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措
施二.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三)元朝:行省制1.原因:元统一后幅员辽阔的疆域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 2.区划:10个行省+2个单列行政区。
(“腹里”+宣政院)
3.西南:土司制
地方区划分五级:省-路-府-州-县。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她。
——范某某《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阅读材料:回答元朝行省划界的原则及目的?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成绩(才学),趋向公平客观。
官员素质:尊——德——才,素质不断提高中早期积极为主后期消极为主1)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2)有利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3)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4)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5)有利于民族大融合。 1)易形成暴政统治和腐败现象,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2)思想文化专制,阻碍科技文化进步
3)明清时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束缚社会进步
4)地方政治自主性、能动性受压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3.12》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