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某工作坊简报27

本文由用户“wly1zwss”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08:11:18 举报文档

以下为《张某某工作坊简报27》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18】第27期

二0一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周日)

上善若水 海纳百川(五)

——感受睿智深刻、幽默风趣的刘某某教授

2018年11月25日是本次研修的第六天,今天聆听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刘某某教授的讲座,刘某某的讲座,充满了对于教育的哲学思考,在看似有些偏激的语言之下,是一颗赤子之心,他深刻而睿智,幽默而生动,使全体教师受益匪浅,对家庭教育以及对孩子教育关键期的把握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与认知。

大师简介

刘某某,男,1968年1月出生,湖北洪湖人。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哲学”、“家庭教育学”、“职业生涯规划”。倡导“教育现象学”和“叙事教育学”。已出版《教育哲学》、《西方哲学》、《教育研究方法》、《新父母学校》等多部专著。

哲思睿语

在整个讲座当中,我们总是被刘某某看似有些偏激实则非常有道理的哲思睿语所震撼:

1.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2.***,工人家庭崇尚的男子汉气概导致孩子无法适用学校生活;

3.文明就是女性化,女人在文明社会要男性化;

4.文化是阴性,是雌性激素群体;

5.战乱年代最崇拜英雄,文明时代最崇拜文人和艺人;

6.文化越多,越是僵硬,文化与身体的灵巧成反比;

7.成绩好的孩子,母亲比较有条理又有趣,父亲却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越好。

8.不要指望用心理的方式解决心理的问题;

9.人之死亡,绝大部分因为心情不好;

10.每个孩子,在三岁之前是个工作狂;

11.13岁前后,最好是准军事化管理;

12.让孩子拥有一张自信的照片:趾高气扬、指点江山、唯我独尊;

13.睡眠是灵魂的出游;

14.过早实施理性教育,导致孤独症与自闭症;

15.数学是标准的符号世界,数学是拒绝人间烟火的。

直面问答

余某某:刘老师,您好!今天听了您的讲座,和我的实际教学中观察到的学生教育问题相对照,发现许多问题皆如您所言,您所列举的一些现象具有共性和普遍性。我在这里有个困惑,是不是小时候错过了教育的关键期,孩子就不能改变了?教育的力量就会苍白无力?那么。我们今天的初高中教育包括大学教育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呢?我也很无力、无奈地感觉到当前我们山区初中教育的确很苍白无力,有些孩子穷尽我们三年,不但没教育好,反而更糟糕!问题在哪里?是我们学校教育太注重知识教育而忽略了成人教育、全人教育的缘故吗?

刘某某教授:@余某某 如果孩子小时候错过了教育的关键期,那么,要改变孩子的某些习惯就需要加倍的耐心和努力。后续的教育力量虽然不是苍白无力,但影响力比较有限。因此,初高中教育包括大学教育存在的意义主要在于培优(把优秀生选拔出来)而不是补差。如果孩子穷尽三年不但没教育好,反而更糟糕,那么,就可以调整方向:与其在学校教育强调孩子全面发展,不如让孩子从他喜欢的某个学科或业余爱好开始,在此基础上,逐步促进孩子的成人教育、全人教育。

余某某:教育的点线面问题太多,抽丝剥茧,追本溯源,一个人的问题始终与其成长经历有关,除了教育是否还有很多不可预见的事情在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有许多人倡导命运说,对此您怎么看?

刘某某教授:@余某某 是的。人的成长有很多偶然性的因素在起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命运。但是,教育的前提是: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虽有命运,但先要靠自己努力。教育的基本假设是:自助者,天助之。

语言是灵魂的载体,有趣是灵魂的顶配。一个心中有爱,口中有情的教授,一场妙语解颐,邪魅笑容的专题报告---“教育改革与家校合作”。在这场报告中,我们在刘某某的带领之下,朝着家庭教育更深和更远的方向前进,我们触探到我们从没有到达过的深度和广度,感谢刘某某,谢谢你的精彩报告!

图文编辑:张某某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张某某工作坊简报27》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