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kimle”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00:56:37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4 海 燕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划分文章层次。

2.把握小燕子形象的意义。(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一篇描写动物的状物记叙文《白鹅》,傲慢的白鹅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另一篇描写动物的状物记叙文《海燕》,看看作者笔下的海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郑振铎(1898—1958),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史家。笔名西谛、郭某某,福建长乐人。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XXXXX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迫害进步人士。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于5月21日只身乘船前往法国巴黎。航行途中见到海燕,引发了他的绵绵乡思,于是就写成了这篇优美的咏物寄情散文。

3.字音字形

轻樤(sXXXXX)  隽妙(juXXXXXn)  隽逸(jXXXXXn)

圆晕(yXXXXXn) 憩息(qXXXXX) 忧戚(qXXXXX)

蹇劣(jiXXXXXn) 皎洁(jiXXXXXo) 融融泄泄(yXXXXX)

4.词语解释

积伶积俐:形容十分灵活。

劲俊:坚强有力且清秀好看。

轻樤:轻柔的凉风。

隽妙:文中是美妙的意思。

隽逸:俊秀飘逸。

融融泄泄:形容和乐舒畅。

蹇劣:境遇不好。

5.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课文共14段,主要写了哪两部分内容?请划分层次并进行概括。

明确:课文分别描写了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据此,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7段):主要是回想故乡的小燕子在春天里活动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8~14段):主要写现实中的小燕子在大海上活动的情景。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的第一题,边听边圈点勾画出两种小燕子的活动背景以及它们各自的外形、飞翔和憩息状态的词句。

明确:(1)故乡的小燕子:①活动背景:隽妙无比的春景;②外形:乌黑的羽毛、剪刀似的尾巴、劲俊轻快的翅膀;③飞翔:斜飞、隽逸地横掠;④憩息:粗而有致的小黑点。

(2)海上的小燕子:①活动背景:绝美的海天;②外形:乌黑的小水禽;③飞翔:隽逸从容地斜掠;④憩息:展开双翼、身子一落。

2.两种小燕子有何异同点?请分别概括。

明确:(1)相同点:乌黑的羽毛,隽逸的飞行姿态;

(2)不同点:品种、外形、栖息地等。

(二)深层探究

1.本文并不仅仅写海燕,还写了故乡的小燕子,那为什么要以“海燕”为题呢?

明确:海燕是作者咏物抒情的缘起。作者在海上看到小燕子,睹物生情,想到家乡的小燕子,想到故乡,想到祖国,情不能已,就让自己深沉而浓厚的感情化为了这个在海天之间翻飞的“精灵”。虽然它在离家几千里、离国几千里的海上飞翔,但在作者眼里心里,它就是故乡的小燕子。所以,文章以“海燕”作为题目。

2.作者为什么会把海上的小燕子误认为是故乡的小燕子?

明确:除了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以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作者被迫航行出国,在海上意外地发现了几只海燕,便引发了无尽的遐想,很自然地回忆起了故乡的小燕子。可以肯定的是,作者明知眼前的海燕绝不是故乡的小燕子,但情思无从寄托,所以他希望眼前的海燕就是故乡的小燕子,这样就能借以抚慰自己的心灵,捎回自己对故乡、对祖国的牵挂,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而“小燕子”就是作者“乡愁”的象征。

四、板书设计

海  燕

活动









背景

外形

飞翔

憩息





故乡的小燕子

隽妙无比的春景

乌黑的羽毛







剪刀似的尾巴











劲俊轻快的翅膀

斜飞









隽逸地横掠

粗而









有致











的小











黑点











海上的小燕子

绝美的海天

乌黑的小水禽

隽逸从容地斜掠

展开



双翅











身子











一落











五、课外拓展

积累有关“燕”的成语或名句。

示例:成语有: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庸的人不能了解杰出人物的远大抱负。

2.莺歌燕舞:形容大好春光或比喻大好形势。

3.燕语莺声:比喻女子美妙动听的声音。

4.燕雀处堂:比喻安居而失去警惕。

名句有: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探究本文的写法特点。(重点)

2.品味语言,通过朗读来体会并再现文中的优美意境。(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找关键语句的方法,把握了“家乡的燕子”和“海燕”各自的特点,并体会了作者寄寓其中的浓浓乡愁。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郑振铎的《海燕》。

二、自主预习

1.理解课文填空

选文用________的写法对故乡的小燕子在“烂漫无比的春天”活动的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文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草等景物的描写,勾画的一幅________________的“春景图”,为小燕子的出场提供了活动的背景。

明确:正面描写 春风 春雨 春柳 春花 温暖舒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合作探究

(一)概括内容

1.阅读第一部分,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故乡的小燕子的。

明确:对小燕子的描写从四方面着笔:一是写小燕子的外形:“可爱的”“活泼的”;二是写小燕子的飞翔:“斜飞”“快”;三是写小燕子的憩息:“粗而有致的小黑点”“图画”;四是写小燕子与故乡人家的亲密关系:“融融泄泄”。其外形与憩息属于静态描写;飞翔属于动态描写。

2.阅读第二部分思考: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海天图?是着重从哪两方面来写海燕的?

明确:同描写故乡的小燕子一样,这一部分先描写了海燕的活动背景:蔚蓝色的海水、蔚蓝色的天空、薄纱似的轻云,构成了“绝美的海天”。是着重从飞翔的动态和憩息的静态来描写海燕的。

(二)景物描写

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在这一自然段中运笔饱蘸色彩,描绘了一幅微风轻拂、细雨悄洒、柔柳齐某某、草绿花放的美妙的“春景图”,展现了春天的“烂漫无比”,为小燕子的活动设置了美丽的背景,再现了故乡春天的温暖、舒适,而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点,字里行间充满了思乡之情。

(三)品味语言

赏析下面语句

1.千条万条的柔柳,齐某某了它们的黄绿的眼。

明确: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从柳枝的质地、色彩、情态入手,突出了初春柳树嫩、鲜、亮、柔的特点,言简意丰。

2.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某某,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某某,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某某。

明确: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轻云比作薄纱,比作女郎颈间围绕的白某某,不但写出了轻云的薄和轻盈、柔软,还营造了优美的意境,让人回味不尽。

3.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

明确:电杆、电线和黑点错落有致地构成了一幅速写图画,形象鲜明。这句话的好处是在文章当中巧妙地运用了绘画的技法,使被描写的事物异常的形象突出。

4.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

明确:这句话运用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乡愁像烟雾缭绕,挥之不去的特点,生动形象。

(四)体会情感

作者明明在写海燕,却问:“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作者明知眼前的海燕绝不是故乡的小燕子,但因为思乡心切,便把对故乡小燕子的热爱之情全部倾注在海燕身上,一再问自己:“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其实是作者希望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思,抚慰自己孤寂的心灵。而“小燕子”就是作者“乡愁”的象征。

四、板书设计

一、(1~7段)忆故乡的家燕

隽妙无比的春景(背景)

小燕子外形(静)

飞翔(动)

憩息(静)

与故乡人家的亲密关系

忆燕思乡(倒叙)

二、(8~14段)看眼前的海燕

绝美的海天(背景)

海燕飞翔(动)

憩息(静)

海上小英雄形象

看燕恋国(顺叙)思乡恋国

五、课外拓展

课文的行文思路先是追忆故乡的小燕子,再回到眼前的“小燕子(海燕)”,并描绘、赞美眼前的海燕,寄托自己的思乡情绪。如果把行文思路改为先描绘,先赞美眼前的海燕,然后勾起对故乡小燕子的追忆和描绘,以寄托浓浓的乡思,可以吗?说说理由。

明确:可以。两种行文思路都可以表达作者浓浓的乡愁,所谓殊途同归。前一种先描绘、赞美故乡的小燕子为后文赞美异乡的海燕打下感情基础,由爱家乡的小燕子而“爱屋及乌”,更能显出作者眷恋祖国之切,思念家乡之浓。后一种由眼前的海燕自然勾起对故乡小燕子的联想和追忆,在这离家几万里的路上,自然勾起对故国的眷恋,行文一气贯通,真实、自然。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