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我的教育叙事故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我的教育叙事故事
刘某某
都说老师是爱的天使,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从事着塑造人的事业,老师的言行举止尤其重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的点播,正确的引导和循循善诱的教导会使孩子的个性得以转变,这其中我觉得鼓励和赏识最为重要。
鹏鹏,我们班新来的一位男孩,刚来园时,整天哭哭啼啼,基本上听不懂老师的话,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差(舌头动过手术)其余的能力也很差,属于发展迟缓一类,喜欢用打、抓、掐等方式与同伴交往,父母特别宠,在家不听任何人。针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在教育、感化的同时,要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要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记得每次画画涂色时,鹏鹏用蜡笔糊乱一下,被他气得受不了。此时,我们并没有反复唠叨,反而说:“今天有进步,以后能用一个颜色涂就好了。”这就是引导幼儿进“门槛”,这里的“门槛”就是“能涂一个颜色。”而每次说话只求一个字、词都行,不要求说完整的话。对其要求适度,幼儿容易接受,也容易做好。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看作是启动转变差生工作的钥匙。他认为每个学生自身都有最强的一面,老师应该找出他们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我们如果找到了这个“机灵点”,并以此作为引导差出进门槛。那么,转差就会容易得多了,我们发现鹏鹏小朋友喜欢做手工,虽然剪得很不象样。于是,每次,我们都不厌其烦地手把手地教他剪,并一起参与做手工,慢慢地,这孩子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对激励孩子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的话是发人深省的:“教育不是一个爱字了得。比如说:小孩养小鸡,必然会养死,他不是不爱,他太爱了,但他不会爱。又象农民种庄稼,一拔保证就高了,但农民有几个肯把庄稼拔高的?如果破坏了孩子生命的状态,造成痛苦是长久的。有时,陆欢会与同伴不合作,无缘无故去打别人,抓别人,但如果我们简单粗暴的训斥他,必然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孩子胆小,害怕更加不愿意交往等等,我们就利用鹏鹏爱翻跟斗这一点,鼓励其与同伴一起翻跟斗,一起做游戏,并培养他如何与同伴交往,我们从不给孩子提出太高的要求,只是一味地鼓励他,下一次前进一点,哪怕就那么一点也会得到我们的赞许。
一般而言,幼儿自身行为是依靠大人来评价的。我们多次与其父母联系,要求父母不要在众人面前指责财财的缺点,也是鼓励、激励为主。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幼儿的心灵”,我们虽然没有为财财设置一个远大的目标,但“小步子”地引导鹏鹏在每一步的成长道路上留下了踏实的足迹。一年下来,鹏鹏大班即将毕业,再看看他现在的状况,喜欢与同伴老师交往、聊天,爱把家里的情况说给朋友听,动手能力明显加强,爱学习,爱上幼儿园,各方面都发展了。
由此可见,我们的孩子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有丰富情感和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关爱和鼓励,哪怕是“一句表扬的话语、一次肯定的眼神、一个友好的动作、一丝善意的微笑”,都能激起孩子美好的情感,促使其主动求知,主动发展。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人的赞赏。”大人都是如此,何况我们的孩子呢!所以,我要呼吁,为了孩子的明天,请所有幼儿老师将鼓励和赞赏这片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我的教育叙事故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