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某某教学设计与反思

本文由用户“zhhuamguo”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8 23:52:36 举报文档

以下为《德国鲁某某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德国鲁某某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分析鲁某某兴起的原因,探索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共性。

2、理解鲁某某衰落的背景原因,清楚传统工业城市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3、讨论并得出鲁某某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4、理解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对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相协调的信心和责任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德国鲁某某兴起的区位条件及衰落的原因。

难点:传统工业区可持续发展反向与措施。

[学情分析]

在必修二工业地域部分已对鲁某某作过专门的介绍,重点主要是将鲁某某的发展条件分析,问题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等扩展到相关地区和与之相似的传统工业区。最高的要求是学生能够根据“鲁某某位条件----衰落原因----整治措施”中的前因后果,自己学会如何***面临的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回顾最近热搜新闻发现很多有关东北国企改革的新闻,PPT展示搜索页面。

问题:提到东北尤其是提到东北国企大家是一种什么样的第一感觉?

学生回答:煤炭、钢铁、机械等工业为主,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教师:东北作为我国以重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其发展有着过去的辉煌,但是到了现在,其进一步发展面临着种种困难。放眼世界,我们发现德国鲁某某也是一个最典型的传统工业区之一,但经过调整,基本上完成转型,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我们具有强烈的启示作用。

复习传统工业区的概念,图片展现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板书标题:德国鲁某某

一、鲁某某发展的区位条件与辉煌历史

德国鲁某某是德国也是世界最大最重要的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1.3%。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70万,占全国人口的7%。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一)鲁某某作为传统工业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学生活动)展示图片资料,并要求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1、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大,开采条件好(埋藏不是很深,甚至可发露天开采)

2、离铁矿区较近:自身并没有铁,但离铁矿近。初期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后期来自瑞典等地,依靠莱茵河的运输,铁矿运输方便。

3、充沛的水源:三条河流莱茵河,鲁某某,利珀河。

4、便捷的水陆交通:***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三条河流及人工河都可通航。为鲁某某原料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

5、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某某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

教师总结,对不足之处补充。

学生回答过程中板书:

兴起条件:1、丰富的煤炭资源

2、离铁矿区较近

3、充沛的水源

4、便捷的水陆交通

5、广阔的市场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根据鲁尔兴起的原因,并结合图文资料、时代背景小组讨论鲁尔在上世纪中叶开始衰落的原因。(强调针对所给材料)

二、衰退的主要原因(可持续发展的的制约因素)

1、生产结构单一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其他原因

教师总结(强调分析过程):

1、生产结构单一(衰退的内在原因):鲁某某是与其它传统工业区一样,也属于煤铁复合型工业区。其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并高度集中于少数重工业部门。生产结构单一的突出问题是,某一工业部门的衰退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退。根据以上条件,鲁某某适宜发展何种工业部门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工业衰退的主要原因)20世纪50年代之后,由于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同时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3、世界性钢铁过剩(钢铁工业衰退的主要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后,***产钢国,钢出口国增多);20世纪70***受经济危机冲击和钢产品的替代品广应用的影响),导致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补充新兴产业分布的区位选择:

(1)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2)便捷的交通

(3)高等院校,科研机构

5、其他原因

(1)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大批量标准化生产——中小批量定制式生产;大企业——中小企业)

(2)用地紧张

(3)环境污染严重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针对鲁某某面临的问题讨论具体应对措施

三、鲁某某之复兴:(***

1、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2、调整产业布局

3、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4、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5、环境保护卓有成效

教师总结并板书:(强调与问题的内在联系)

1、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针对生产结构单一(衰退的内在原因)

即: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这是综合整治的核心。

包括:(1)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企业合并:形成规模效益。数量减少,就业人员减少,但生产效率提高。

(2)鼓励和引进新兴工业。20世纪50年代工业部门主要为煤炭,钢铁,化工三大类,90年代增加了多种工业部门。(包括哪些部门)

(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工业旅游:本来是想搬走,可是太多了,于是借鉴美国的作法,开展工业旅游。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受到重视,经济地位不断上升。

2、调整产业布局——针对工业饱和,发展余地不足。钢铁工业西移(近铁,甚至与荷兰联营)

3、发展科技,繁荣经济——针对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这一根本原因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产业转型提供支撑。

4、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针对新技术革命冲击这一根本原因中新兴产业需要便捷的交通,与大宗货物运输需求不一样这一特点。

5、美化环境,消除污染——吸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入驻。

课后探究:请同学们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献言献策。

板书设计:

德国鲁某某

兴起条件: 衰落原因: 复兴措施:

1、丰富的煤炭资源 1、产业结构单一 1、调整产业结构

2、离铁矿区较近 2、煤炭地位下降 2、调整产业布局

3、充沛的水源 3、世界性钢铁过剩 3、发展科技

4、便捷的水陆交通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4、完善交通

5、广阔的市场 5、环境污染,工业饱和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教学反思:

针对本节课讲授的重点内容及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教学反思

在必修二工业地域部分已对鲁某某作过专门的介绍,重点主要是将鲁某某的发展条件分析,问题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等扩展到相关地区和与之相似的传统工业区。最高的要求是学生能够根据“鲁某某位条件----衰落原因----整治措施”中的前因后果,自己学会如何***面临的问题。

1、成果:

①打破了“讲解、模练”的传统型教学模式,落实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过程意识的培养。

②大多数学生能达成预定目标。

③创新之处:课堂活动设计较新颖而且多样,能成功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问题设计有梯度,能实现分层次教学。

2.不足:

①时间不够充裕。

②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述不够精练。由于学生个体基础存在差异,所以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很好的突破难点。

3.改进方法:

在课前培训“小先生”,课上由“小先生”带头组成活动小组,便于模拟活动的顺利开展;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对于课上未能很好把握和消化难点的同学,课后请“小先生”帮忙继续学习,而从而引导学生课上课下互相帮助,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德国鲁某某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