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本文由用户“KK5566KK”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15:36:59 举报文档

以下为《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新课讲授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某某,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自读课文P2,尝试完成以下问题:

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谁?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谁?

达尔文

森林某某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古猿

思考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 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

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某某

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

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某某

它们从森林某某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像人类一样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它们的根本区别又是什么呢?

对比观察

臂行

直立行走

可以使用工具

但不能制造

能制造和使用简单或复杂的工具

脑容量小(400mL)

没有语言文字能力

脑容量大(1200mL)

有很强的思维能力、

语言文字能力

为什么类人猿的数量在日益减少?

1.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科技的能力;

2.人类开发森林,破坏、污染环境

分析思考

森林 古猿

现代人类

现代类人猿

树栖、群居

以果实为食

思考古猿是怎样进化成人的呢?

阅读课本P4,想一想,1千万至2千万年前,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对当时的森林某某会产生什么影响?

使得一部分森林某某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从猿到人的进化

环境变化

森林减少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类人猿

这一支古猿是怎样进化成人的呢?

1.“露西”少女的上肢和下肢有什么区别?

上肢较细、下肢粗壮

2.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猜想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直立行走

“露西”少女

人类骨骼

科学家以什么为证据去研究从森林某某到人的进化?

1.古人类用图中所示的石块做什么?

2.从石块的形状推测,古人类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

制造和使用工具

石器

使

越 来 越 强 大

人类进化的过程示意图:

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体形:

使用工具:

是否着衣:

人类进化的标志:

1.直立行走

2.使用工具、制造工具

3.能够产生火

4.语言的产生

5.脑的发达

我可能变成人吗?

讨论1: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类吗?

不能,因为环境的变化和选择等不能重演。

1.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2.保护动物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讨论2:让类人猿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人类应该怎么做?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类人猿和人的相似与不同——共同的祖先是森林某某

森林

古猿

地球环境

发生变化

生活在森林

进化

现代类人猿

生活在稀树草原

进化

人类

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某某?”人猿同祖,人类应当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

人类应当视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生物同自身一样,都是生物圈中不可缺少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对于人类的近亲——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人类更应当加强保护,如大力保护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建立现代类人猿自然保护区等。

情感升华

1.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某某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C.为了扩大领地

D.为了躲避敌害

B

2.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 )

A.从树上摘取果实

B.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C.扩大行动范围

D.保护环境

B

经过漫长的岁月,人类现在已经强大到能够改变生物圈的面貌,但我们应当更加理智地发展和运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