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要有条有理

本文由用户“a247230894”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02:55:58 举报文档

以下为《议论要有条有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精选结构成佳作

条分缕析铸彩章

——议论要有条有理

目标:

1.掌握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等论证结构。

2.培养良好的语感,在结构层次方面注意运用语言标志,做好衔接和过渡。

重难点:

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等论证结构的掌握。

一、理论储备

1.一条论证思路

在写作之前,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文章所要阐述的中心观点和相应的材料,弄清楚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这个材料和那个材料之间的联系,然后形成一个合乎逻辑的思路,进而合理安排文章的论证结构。

议论文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

引论——文章的开头,用来提出文章的论点或用来点明文章所要议论的问题(即“论题”)。

本论——文章的主体,主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

结论——文章的结尾,或是得出结论,或是进一步强调论点,有时也用来提出希望、要求或解决问题的办法。

议论文的一般思路:

提出问题:“是什么”

(即议论的话题或中心论点)

分析问题:“为什么”

(分析论证观点的正确性)

解决问题:“怎么做”

(中心论点的现实意义)

2.两种精选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有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3种,有利于同学们学习的是前两种。

⑴ 并列式

把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分解成几层意思,逐层加以论证,最后往往还要总括起来,回应论题。因为中间几层在形式上是并列关系,所以叫并列式;又因为从整体上看有总有分,所以又叫总分式,它有三种基本形式:总-分;分-总;总-分-总。

运用注意:①并列的几个内容各自独立,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②并列的各个部分必须是平行的,要防止各个方面交叉或从属。

小标题式结构属于其中的一种,在高考中常有佳作。

⑵递进式

后边的论证是在前边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文章一般回答四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④怎么样。

递进式主要体现在主体部分的意义递进上,即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自然到人生、由个人到社会等。

层间可用诸如“不仅XXXXXXXXXX而且XXXXXXXXXX”“XXXXXXXXXX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论证结构

并列式

分论1

总 分论2 总

分论3

XXXXXXXXXX

递进式

表象 本质

(逐层推进深入)

小 大、个人 社会等

皮 膜 肉 核

二、实践借鉴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与“争”字组合的熟语很多,有“寸土必争、力争上游、争先恐后、争分夺秒、争强好胜、争权夺利、人争一口气”等,“争”无处不在,“争”也折射出人生的种种态度。

请以“争”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并列式结构例文

力争人生的上游

韩 明

我欣赏初春时枯树上的新绿,那是它们在展示自己争先来到春天的生命力;我敬重破茧时斑澜的蝶影,那是它们挣脱束缚力争活出美丽的宣言;我敬佩湍急水流中拼命向上划桨的船工,那是他们力争上游的一道美丽风景。力争上游,生命才更有意义。(排比+入题)

一个人怎样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做到力争上游呢?

力争上游需要有超出凡俗的雄心壮志。(分论点1)

法国大富翁巴拉昂在《科西嘉人报》上公布了这样一份遗嘱:我曾是一个穷人,去世时却是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走进天堂的。谁若能通过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这一问题而猜中我的成功秘诀,他将从我的委托人手里荣幸地拿走100万法郎,那就是我给予他的掌声。读者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然而只有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对了秘诀——“野心”,也就是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雄心壮志。(详)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见之说:“大丈夫生当如此。”项羽见之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略)可见,雄心壮志是一个人力争上游、获取成功的根源。 (外-中例证+点题)

力争上游需要有耐得寂寞的意志品质。(分论点2)

文学巨匠巴尔扎克是享誉全球的多产作家,像他那样在短暂的一生中写出96部小说的作家很少,我们也完全可以想象出他是怎样在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奋笔疾书的。其实,他最大的成功就在于他战胜了寂寞,始终坚守崇高而寂寞的精神家园。(详)是的,耐不住寂寞,陈景润就不能向摘取歌德巴赫猜想这顶数学王冠上的明珠迈进;耐不住寂寞,居里夫人就不会有“镭”的发现;耐不住寂寞,袁隆平就不会有超级杂交水稻的科学发明。(略)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争取人生的上游。(外-中例证+点题)

力争上游需要有永不服输的坚定信念。(分论点3)

有这样一句话(引):“人能达到的高度,取决于他对自己的要求。”当我们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实际上已具备了这样一种永不服输的信念。把“一路走来,始终如一”作为口号的国民党主席马某某,就是一个永不服输的人。他从最基层的秘书干起,勤勤恳恳,守住他的信念不放,不轻易向困难低头,最终登上了他心目中的高度。(详)所以,惟有不服输的信念,才会引领你走向成功。(引证+例证+点题)

超出凡俗的雄心壮志,是力争上游的船舵;耐得寂寞的意志品质,是力争上游的竹篙;永不服输的坚定信念,则是力争上游的风帆!(再扣分论点1 、2 、3)力争上游,方能让生命之舟驶向理想的彼岸,收获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一个无悔的人生,一个壮丽的人生!(扣题+压缩性排比)

递进式结构例文

爱“争”才会赢

高 芸

历史的长河会消褪自甘落后者的色彩,生活的高山会阻碍自甘平庸者的脚步,自然的选择会灭绝停止进化的物种,社会的竞争会淘汰不思进取的庸人。这些事实都在向我们昭示一个真理:爱“争”才会赢。(排比+入题)

黄山的迎客松在悬崖绝壁上争取生存的空隙,才创造了生物界的又一生存奇迹;土壤中的种子在严酷寒冷的考验下顽强不息,才会增添广阔原野上的片片新绿;深海里的火山微生物在恶劣的环境下争取生存的养分,才会成就生命极限的神奇。

物犹如此,人又如何?(排比中点题+由物及人)

爱“争”才会赢得事业的成功。(分论点1)“超级女声”李宇春经过一场场残酷的竞争,才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功夫巨星”成龙争取一次次地演好小角色,才为他日后的演艺事业打下坚实基础;“中国飞人”刘翔不畏强手奋勇争先,才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上,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当我们艳羡明星今日的辉煌时,还应该看到是“争”的精神在他们身上闪光。(明星例证+点题)

爱“争”才会赢得生命的意义。(分论点2)史铁生在双腿瘫痪的困境下没有放弃,没有妥协,他与病魔斗争,他与命运抗争,最终成为中国文坛上一颗永不陨落的明星。海伦XXXXX凯勒在失明失聪的处境下拼搏向上,不懈努力,最终获得生命的新载体——文学。因为有了“争”的精神,才使得他们本来失去光彩的生命变得异彩纷呈。(作家例证+点题)

爱“争”才会赢得国家的强盛。(分论点3)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力争上游,在科学研究领域争得发展中国家中的唯一一个参加人类基因组工程研究的荣誉;在世界经贸领域争得WTO组织中的一席之地;在体育运动领域争得无数金牌,并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XXXXXXXXXX若没有爱“争”的精神,中国又怎会从“东亚病夫”变成东方某某,又怎会从昏睡的雄狮变成腾飞的巨龙?(国家例证+点题;3个分论点呈递进关系)

“争”的精神应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但我们应有所争,有所不争,否则“力争上游”会变成“争强好胜”“争权夺利”XXXXXXXXXX与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格格不入,令君子不齿。(辨证深入,联系时代)

综上所述,“争”是一种拼搏向上的精神,催促我们向前进;“争”是一种永不放弃的心境,鼓舞我们向上攀;“争”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激励我们向高处飞。

朋友,请铭记:爱“争”才会赢!(排比+扣题)

[点评]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曾有一首流行歌曲叫《爱拼才会赢》,歌曲题目正好切合这次作文的话题,作者巧妙化用,采用“仿句”的修辞格,拟题为“爱‘争’才会赢”,机智。文章主体部分深入阐述了“爱‘争’才会赢”的重大意义,从个人事业的成功、生命的意义到国家的强盛递进论证,角度全面,观点积极、正确、深刻、鲜明,且能辩证分析。文章起承转合,结构清晰,颇有章法。擅长使用比喻和排比,语言流畅而有气势。

三、实战演练

一、分步训练

1.在下文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话说时文之弊,其弊有三。

[ ]衣服如果合体,本无所谓长短。文章也是这样。可是多年来屡有人呼吁“短些”,可见文章里很有些矮子穿长衣服的XXXXXXXXXX

[ ]空无一物的文章也不多见,“半空儿”可真不少XXXXXXXXXX

[ ]读起来疙里疙瘩,感到嘴皮子吃力;顺文索解,感到云山雾罩,似懂非懂。有人称这种文章为“朦胧文”,我说不是“朦胧”是“生涩”,读起来如同啃生柿子,涩得缩不进舌头XXXXXXXXXX

参考答案:

话说时文之弊,其弊有三。

[一是长。]衣服如果合体,本无所谓长短。文章也是这样。可是多年来屡有人呼吁“短些”,可见文章里很有些矮子穿长衣服的XXXXXXXXXX

[二是空。]空无一物的文章也不多见,“半空儿”可真不少XXXXXXXXXX

[三是涩。]读起来疙里疙瘩,感到嘴皮子吃力;顺文索解,感到云山雾罩,似懂非懂。有人称这种文章为“朦胧文”,我说不是“朦胧”是“生涩”,读起来如同啃生柿子,涩得缩不进舌头XXXXXXXXXX

本题考查表示顺序、指代和小结、总结性的词和词组(语言标志)

2.调整下面几句话的次序,整理成有条理的论述。

①亡国之君李某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寂寞

②爱国诗人屈原有“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寂寞

③即便是豪放的李白,也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寂寞

④寂寞并非鲁迅所独有,古来圣贤皆寂寞

⑤可以说,没有寂寞,李白成不了“诗仙”,李煜当不上“词帝”,屈原留不下名传千古的“离骚”,鲁迅也写不出振耳发聩的《呐喊》

注意论述的主题和人物的时代先后以及语句的结构。

正确的顺序为:

④寂寞并非鲁迅所独有,古来圣贤皆寂寞(论述的主题)

②爱国诗人屈原有“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寂寞

①亡国之君李某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寂寞(人物的时代先后)

③即便是(语句的结构)豪放的李白,也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寂寞

⑤可以说,没有寂寞,李白成不了“诗仙”,李煜当不上“词帝”,屈原留不下名传千古的“离骚”,鲁迅也写不出振聋发聩的《呐喊》 (语句的结构)

本题考查层与层、段与段以及复句与复句、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衔接和过渡)

示例:

A.并列式提纲:

1.影响集体声誉

2.影响学习成绩

3.影响教师授课

B.递进式提纲:

1.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

2.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3.影响学生的前途发展

本题考查内部的逻辑关系(论证结构)

3.请用并列式结构、递进式结构给《对课堂纪律混乱的批评》各定一个议论提纲:

二、整体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生充满了等待。小的时候,等待长大;长大以后,等待一份浪漫的爱;有了爱以后,等待一个温馨的家XXXXXXXXXX等待给人以憧憬,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慰藉。等待,可谓是一份美丽的无奈。等待需要耐心,只有真正成熟的人,才善于等待。

你的生活中也不乏“等待”,等待一个人,等待一件事,等待一次机会XXXXXXXXXX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例文欣赏

等待也是一种美丽

章 丽

戴望舒在雨巷里等待那一个戴着蝴蝶结的小女孩,那是一种美丽;翠翠在渡口等待着点亮她生命的男子的身影,那是一种美丽;陆游在沈园等待深情的唐某某,那也是一种美丽。历史长河中,无数的等待泛起波光,灿烂夺目,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事,“交织”成无与伦比的美丽。

等待是充满希望的美丽。越王勾践是一位懂得等待的人,二十载的等待,终获得“三千越甲终吞吴”的胜利。等待充满了希望,因为等待是失败时对成功的执着;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坚信;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追求,等待意味着转机,意味着重生,意味着希望。

等待是满怀信心的美丽。诸葛亮躬耕于某某,等待着“伯乐”刘备的到来,如此平静,如此安闲,都源与他的成竹在胸。八年抗战,中国共产党等待了八年,才得以力歼敌人,他们丝毫未被“亡国论”动摇,从某种程度上说,八年,是共产党充满信心的等待。而如今,社会主义经济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相信等待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日子已不再漫长。

等待是沉着冷静的美丽。德国总理默克尔曾经在上一届竞选中惨输给施罗德。但这位女政治家耐着性子,几年的等待,终于换来了现在的成功。正像她的政敌说的:“谁忽视了这个女人,谁将会惨痛的失败。”在默克尔身上的那种耐得住寂寞、经受得住长期等待的品格,恐怕正是我们年轻人所缺乏的。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是我们许多人的毛病。学会等待,就会让我们更懂得经营人生。

等待是充满寂寞的美丽。我们总是在不断的寻找能发挥自我才能的天空,太过于苛求环境,而很少对自己要求什么。其实,要想成功,必须耐得住等待的寂寞。等待,是“十年寒窗无人问”的寂寞,是“十年磨一剑”的寂寞,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寂寞。这里没有灯红酒绿,没有莺歌燕舞,没有锣鼓喧天。

等待是种子企盼着生根发芽,是蓓蕾等待着迎风怒放,是水滴等待着穿透磐石,更是我们年青一代等待着插上理想的翅膀,飞向理想的天堂。

等待也是一种美丽。朋友,学会等待吧!

[点评]

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是结构。文章采用“总-分-总”(并列式)结构,开头的总起和结尾的总收紧扣中心论点“等待也是一种美丽”,运用排比营造了语言的亮色,中间的分论层次非常清楚,一个自然段论述一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句式匀称,放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这样的作文肯定可以稳操胜券。

四、老师嘱咐

1.养成编写议论提纲的习惯。

2.平时所见所闻,每有感想,就用议论提纲的形式表述出来。

3.贵在坚持,这样下去,必会使议论的条理更加清晰。

谢谢大家 下次再见

E-mail:hdm131@163.com

欢迎交流 欢迎赐教[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议论要有条有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