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

本文由用户“zhanggeren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01:43:56 举报文档

以下为《山居秋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山居秋暝 唐 王维古 典 诗 歌古体诗古风乐府诗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杂言古诗标题常有“歌”“行”

“引”“吟”“曲”等名称近体诗律诗绝句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小令中调长调曲近体诗 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 也称今诗。具体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律诗 按字数,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尾联)。绝句 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解剖本诗形式 学习近体诗形式特点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1、本诗八句,每句五字,是五言律诗。首联 颈联尾联2、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3、中间两联必须对仗。4、凡双数句都必须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一般压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换韵。如本诗的“秋”、“流”、“舟”、“留”。 颔联对仗对仗把握节奏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解读古典诗歌的钥匙作者情况意象包含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具体形象)意境想像 王维(701—761),字摩 诘,蒲 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 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 称为“王某某”。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某某:“味摩诘诗,诗 中有 画,观摩诘画,画 中有诗。” 著 有《王右丞集》。诗人小传

本诗中的主要意象?空山新雨晚秋明月松清泉石竹林莲紧扣意象 展开想象 再创意境★这首诗描绘了山村晚景图?请依示例,展开想

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后几幅图画。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p>深入探究 欣赏品味问题2:

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又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可以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更添情趣。当然,还有为了押韵的需要,“舟”与“秋”“流”“留”押韵,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背诵这首诗[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山居秋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