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作用课件

本文由用户“phlincker”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5 23:44:32 举报文档

以下为《流水作用课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

——以流水作用为例

*_**学 白鸽

考试大纲: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了解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近三年统计

本节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内外力作用等相关知识,认识某区域流水地貌类型。(区域认知) 2. 学生能够运用图文资料,结合自然地理基本过程,分析和描述流水地貌形成、演化过程。(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2013.山东卷 改编】

1.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黄河贯穿,湖泊众多。下图为周边区域图及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2) 图中P处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为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冰川沉积作用

(1) P处的地貌类型是

A.三角洲 B.冲积扇

C.河漫滩 D.冲积平原

【2012福建卷 节选】 2.下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8分)

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

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

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2018全国卷】 3.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 ? ? ? ? ? ? ? ? ? B.T1

C.T2? ? ? ? ? ? ? ? ? ? D.T3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 ? ? ?B.T2形成时期 ?????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 ? ? ? ? ?B.持续抬升 ???????

C.间歇性下降? ? ? ?D.间歇性抬升

思维拓展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

1.关于四个平坦面形成时间,叙述正确的是

A.T0早于T1 B.T2晚于T0 C.T3早于T0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

B.T3-T2之间 形成时期

C.T2形成时期

3.推测T3-T2地貌形成时期,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

A.经历了上升 B.经历了下降 C.稳定

从地壳抬升和流水作用的角度,解释该区域地貌形成过程。

地壳稳定 流水沉积

地壳抬升 流水侵蚀

地壳稳定 流水沉积

【2008全国卷 节选】 4.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

入海泥沙较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

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2009安徽卷 节选】 5.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10分) ? 答案: ?

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

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

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顶托

(2).顶托,地理现象。指支流水流被干流高水位所阻,形成的壅水现象。海水涨潮或河、湖水位增高,挡住流入的河水,使不易下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XXXXX沂涛乡的全面规划》:“雨季里河水上涨,潮水顶托,排水不畅,所以内涝仍然很严重。”

来源:百度百科[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流水作用课件》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